朱纯臣叹道:「蓟镇那边,孙祖寿新立大功,皇上厚赏,粮饷充足。辽镇有辽饷支撑,想必也差不到哪儿去。」
他声音低沉下来:「可宣府、大同、昌平这几镇……欠饷日久,士卒连饱饭都难以为继。眼瞅进腊月门了,年关难过啊!同为大明的将士,手心手背都是肉,咱们这些在京里享福的勋臣,于心何忍?」
朱国弼面露戚色:「国公爷说的是!宣大将士确实艰苦。」
李承祚放下茶盏:「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兄弟们挨饿受冻过年,可朝廷的难处……」
李守锜捻珠低语:「阿弥陀佛……国公爷慈悲。只是钱粮从何而来?我等虽有心,却力有未逮。」
「不然!」朱纯臣摆手打断,神色决断,「朝廷有朝廷的难处,咱们勋贵有勋贵的担当!力有未逮,但心意要到。各家凑些麦子,一家出个万儿八千石,凑个十几万石献给朝廷。由朝廷送去宣大、昌平,算是咱们老勋戚给皇上表忠心!」
他环视众人,语气慷慨:「钱粮不多,情意重!也让将士知道朝廷没忘记他们,咱们这些勋贵也没忘记他们!这不仅是恤军,更是稳军心,表忠心!」
表忠心......众勋贵心道:虽然有点晚,但表总比不表好!
徐希皋眉头稍展:「若是捐麦子,倒是个善举。我定国公府出一万石。」
「我成国公府出三万石!」朱纯臣立即接口。
朱国弼想了想:「我府里出一万石。」
李承祚、李守锜等人纷纷表态,五千、八千石地凑起来,很快凑出了十余万石。
朱纯臣面上露笑,心中却是冰冷一片:这点粮食,买不来大家的平安!
「好!诸位高义!」他抚掌赞道,「等皇上封后典礼过后,下月望朔朝会,咱们就向皇上献粮表忠!」
他特意加重「献粮表忠」四字,眼底却是厉色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