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明皇后按照制度应该住坤宁宫——不过在新天朝住惯了「小房子」的崇祯,实在不大习惯和自己的老婆不住在一个「小区」里。而且,他和周皇后「分居」不仅开支太大,还不利于保卫工作。

他的御前亲兵不过万余人,本身的训练任务就很紧,每天抽出一千多人到宫中担任宿卫就顶天了。那点人手得尽可能集中,如果分散开来到处撒一些,可就不大够了。

周玉凤温顺地应下,然后福身告退。

......

同一日,肃宁伯府。

后花园的阁楼内,炭火微红,却驱不散冬日的寒意。侯兴国裹着貂裘,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茶盏边缘,目光阴沉地盯着对面的魏良卿。

「九千岁最近如何?」他低声问。

101??????.?????全手打无错站

魏良卿冷笑一声:「老糊涂了,家产交出去九成,人比原来还忙,天天和那个王承恩泡在内承运库。」

「他在内承运库做什幺?」

「帮小皇帝管银子,管田产。」魏良卿语气讥讽,「议罪银收了二百多万两,赎罪田收了一百多万亩,还有一大堆房产和古玩珍宝,不得好好管一管?王承恩啥都不会,不靠我伯父能靠谁?」

侯兴国眯了眯眼:「这幺说,九千岁现在……真成了皇上的帐房先生?」

魏良卿嗤笑:「不然呢?你以为他还能翻出什幺浪来?」

侯兴国沉默片刻,忽然压低声音:「宣府、大同那群臭当兵的有没有可能哗变?」

魏良卿眉头一皱,摇头道:「皇上现在手里有点银子可周转了,除了拨出一笔银子给先帝修坟,剩下的大多花在了补饷、赈灾上。收到的土地,也大半分给有功将士或给蓟镇补军屯了。」

他说到这里,咬牙切齿:「这说明皇上是把军汉们放在心头的,而且实实在在能拿出些银子……那些臭当兵的遇上明主了,哪里还肯反?」

侯兴国却冷笑一声:「皇上心里只有蓟镇,好的都给了蓟镇,蓟镇的十万将士当然是满意了。可宣府、大同、昌平呢?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