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第二策是祸水西引,或者叫代价西引——让四川成为代价!
「秦晋宗藩,非迁不解。」他忽停笔,眼前闪过江南豪绅一张张惊怒的面孔——这一刀下去,要得罪多少人?五口通商,设市舶,十税一这些,看着很得罪人,但江南士绅有的是办法周旋通融。
可要是有几十个王爷带着护卫卫所到了江南,那就没法子通融了.怎幺通融,都要让那些人吃饱啊!
「然!」笔锋猛转,「可迁陕西贫军二三万户入川,助剿水西土司。事平后,即授田安置于水西荒地!」
按照黄宗羲的想法,崇祯新政最大的代价,还是让四川来担待吧!
就苦一苦四川人,骂名皇上担!
谁让四川平个土司叛乱那幺费劲儿呢?他们自己平不了,调陕军去帮忙,那是天经地义啊!
他顿了顿,又道:「再择秦、晋、豫人丁繁庶之藩王(如韩王、瑞王),徙封川滇土司之地。许其携带护卫卫所,垦荒芜,以藩屏制蛮夷!」
这是祸水西引只要藩王、郡王和护卫卫所不来江南,转圜的余地就多了。
至于第三策,当然是解除藩禁——当然是让中下层宗室成为「代价」。
「将军以下宗室,准其四民自业!」他运笔如飞,「科举、务工、经商、务农皆听其便,朝廷逐步停发禄米可岁省八十万石!」
末了添一笔:「设南北宗学,择才俊习经济政务,优异者授边地佐贰官。」
其实停发禄米,还有设立宗学云云,都是喊喊口号,不过解除藩禁,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黄宗曦心道:若是以往,谁提出解除藩禁,一定会被朝臣喷死。但如今形势真是不同了.谁也不想那幺多的王爷带着苦哈哈的陕甘军户上自己家乡来「要饭」吧?
三个代价安排得明明白白,黄宗曦放下毛笔,吐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