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平分一切王爷!(三十更)
紫禁城,东阁。
天刚蒙蒙亮,阁内已坐满了人。
首辅兼吏部尚书黄立极坐在上首主位,老脸绷着,看不出喜怒。他左右下首,工部尚书李从心、刑部尚书薛贞、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都是帝党干员,各自端坐,眼神偶尔碰一下,又飞快挪开。
对面,左都御史兼武英殿大学士孙承宗面无表情,腰板却挺得笔直。他旁边,兵部左侍郎李邦华眉头拧成了疙瘩,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通政使杨绍震坐在钱谦益身边,眼观鼻,鼻观心。
勋贵那边,宗人府丞武清侯李诚铭和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并排坐着。李诚铭脸上带着点看热闹的兴头,张之极则是一脸肃然。
六科给事中们坐在更下首。河南的魏照乘、南直隶的解学龙、山东的亓诗教、浙江的陶崇道和张国维、广东的李觉斯。这几位言官,东林与非东林各半,此刻都支棱着耳朵,眼神锐利,随时准备开炮。
黄立极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让阁内瞬间静了下来。
「今日廷议,就议一事。」黄立极开口,「大同七位郡王自请更封之事。」他略一顿,将代藩之乱、大同宗室之众、边镇之忧、以及王爷们「自证清白」的忠义,又重重说了一遍。末了,他音调一沉:「万岁爷对王爷们这番忠君体国之心,甚为欣慰。若因我等臣工办事不利,致生事端……谁也担待不起。」
阁内死寂。
给事中解学龙(南直隶)忽地出声:「万岁爷既说王爷自请更封乃忠义,无可非议,那今日还议什幺?莫非走个过场?」
黄立极眼皮都没擡:「自然要议。议三件事:一,要不要更封?二,往哪里更封?三,如何更封?」他目光一转,落到宗人府丞武清侯身上,「武清侯,你掌宗人府,说说,七王更封,合不合《皇明祖训》?」
武清侯李诚铭腾地站起,答得斩钉截铁:「合!如何不合!王爷们感念圣恩,自请更封,为朝廷分忧,正是遵祖训、体圣心!」他武清侯最懂献忠!七王更封是皇上的「希旨」,怎幺可能不合祖制?
「好。」黄立极点头,目光扫过众人,「万岁爷欣慰,也合祖制。那幺,谁支持?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