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自严这番话,几乎是把廷议上的原话又复述了一遍,核心就一个字:穷!户部没钱!要钱,要幺王爷自己掏,要幺皇帝您从私房钱里掏!
崇祯听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又笑了起来,只是这次的笑容里带着点狡黠和算计。
「毕卿所言,句句在理啊!」崇祯抚掌道,「七王自请更封,忠义可嘉,这移藩的花销,他们自己承担一部分,那是理所应当!总不能朝廷全包了,那不成朝廷求着他们挪窝了?」
他话锋一转:「至于内帑……内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朕的内库,也要养人,也要支应宫中的开销,还要预备着不时之需。一下子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给七位王爷搬家,朕也肉疼啊!」
崇祯站起身,走到毕自严面前,脸上带着一种「咱们商量着来」的表情:「毕卿,你看这样如何?七王更封所需费用,先让他们自己掏腰包垫上。实在不够的部分,朕的内帑可以借给他们!」
「借?」毕自严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皇帝借钱给王爷搬家?这算哪门子道理?
「对,借!」崇祯肯定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朕宽仁,利息嘛……就收他们三分利好了。」
「三分利?」毕自严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脑子飞快地算着帐。月息三分?那一年下来就是……三成六!这利息可不低!是高利贷啊!而且王爷们拿什幺还?
崇祯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毕卿是不是担心他们还不上?」
毕自严苦着脸:「陛下明察……王爷们在大同或许有些积蓄,但此番举家南迁,耗费必然巨大。到了新封地,又要营造府邸,置办产业……短期内恐难有进项。这借款……怕是……」
「怕是什幺?怕他们赖帐?」崇祯哈哈一笑,转身指着舆图上的七个红圈,「毕卿,你太小看朕给王爷们挑的地方了!扬州、松江、宁波、泉州、广州、香山、天津!哪一个不是水陆要冲,商贾云集之地?哪一个将来不是日进斗金?」
他手指着重重点在图上:「到时候给他们分些靠近海口、能修码头的好地!只要他们不是蠢到家,沾上一点市舶之利,沾上一点海贸的油水,这点利息算什幺?说不定连本带利,很快就还上了!不,本不用还,年年还利息就行!」
毕自严听得目瞪口呆。让王爷们自己掏钱搬家,不够的还要找皇帝借高利贷?然后指望他们去新封地「做生意」还利息?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可看着皇帝那副「朕已替他们想好出路」的笃定模样,毕自严张了张嘴,最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还能说什幺?皇帝把路都堵死了。户部没钱是事实,皇帝愿意「借」内帑已是「开恩」,至于王爷们还不还得上……那是王爷们和皇帝之间的事了。反正,户部不用掏一个子儿!
毕自严深深一躬:「陛下圣虑深远,体恤国艰,臣……无异议。只是,这借款之约,还需明旨晓谕七王,以免日后……」
「那是自然!」崇祯大手一挥,「肥翁,记下!拟旨时加上一条:七王更封所需费用,由其自行筹措。若力有不逮,可向内承运库具本请借,月息三分,一年一付息,而且只付息,不许还本!朕……等着他们发财的好消息!」
杨嗣昌忍着笑,飞快记下。黄立极、孙承宗、王在晋三人面面相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几个大同的郡王爷,接到这道圣旨时,估计哭都哭不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