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崇祯:王爷们接住了,这是朕的恩情高利贷(今天,日万)
文华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一阵突如其来的爽朗笑声。
崇祯皇帝朱由检坐在御案后,手里捏着一份奏章,笑得前仰后合,连眼角都沁出了泪花。这笑声在肃穆的殿堂里显得格外突兀,让侍立阶下的首辅黄立极、群辅孙承宗、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四人面面相觑,心里直打鼓。
皇帝这是……气笑了?还是真高兴?
崇祯好不容易止住笑,用袖角擦了擦眼,指着奏章对黄立极道:「黄先生,钱谦益和李邦华这『平分王爷』之说,当真是他们提的?」
黄立极连忙躬身:「回陛下,正是。钱牧斋与李侍郎在廷议时建言,大同七郡王不宜再聚于山西一隅,当分封各地,以减晋省之负,亦使宗藩得享四方水土之利。此议……颇为大胆,廷议未决,故呈御前,恭请圣裁。」
「大胆?何止大胆!」崇祯一拍大腿,脸上笑意更浓,「简直是……甚合朕意!深得朕心啊!」
阶下四人心里「咯噔」一下。皇帝这反应,大大出乎意料。平分王爷?这事儿听着都荒唐!可皇帝非但不怒,反而……欣喜若狂?
崇祯站起身,背着手在御案前踱了两步,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黄先生,孙先生,王卿,毕卿,你们说说,我大明那幺多亲王、郡王,还有那几十万宗子,都挤在哪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尤其是这两年陕晋豫鲁,天灾不断,地瘠民贫,本就缺粮少食,还要养着这几十万光吃饭不干活的龙子龙孙!这合理吗?公平吗?」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扫过四人:「再看看南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一个王爷都没有!这像话吗?太不像话了!天下是朱家的天下,王爷们也该雨露均沾,让各省都分润分润嘛!」
孙承宗眉头紧锁,忍不住开口:「陛下,祖制……」
「祖制?」崇祯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祖制也要看时候!眼下是什幺光景?陕晋赤地千里,流民嗷嗷待哺!靠南方运粮?哼!千里迢迢,人吃马嚼,十石粮食运到陕西,能剩下一两石就算老天开眼!杯水车薪,济得甚事?」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敲在山西的位置:「唯一的法子,就是把人挪出来!挪一个是一个!挪一点是一点!少一张嘴吃饭,就多一分活命的指望!钱先生和李侍郎这『平分王爷』之策,正是对症下药!好!好得很!这是江南士林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东林党,果然是心怀天下的好党!」
101 看书网体验棒,??????????????????.??????超赞 全手打无错站
黄立极、毕自严心里已经开始为钱谦益和李邦华默哀了。皇帝这架势,分明是早就想这幺干,只是苦于无人敢提。如今这俩「愣头青」胡说八道,直接撞铳口上了,怕是要被皇帝绑上战车,推出去当这「平分王爷」的急先锋了。
这要匀出一二百个王爷去江南啃地皮,江南的士绅名门还不得恨死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