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后沉默了更长时间。崇祯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加低沉,似乎每一个字都经过了仔细的权衡:「奔袭大宁……先发制人……二卿之策,一稳一奇,朕已了然。」
说着话,崇祯就看了眼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会意,轻轻击掌。侍立两侧的小太监们立刻上前,将那扇沉重的紫檀木屏风缓缓移开。
崇祯皇帝端坐于椅上的身影,再无遮挡地出现在李鸿基面前。烛光映照下,年轻天子的面容清晰可见,目光如炬,正落在李鸿基身上。
李鸿基心头狂震,几乎是本能地,「噗通」一声双膝跪地,以头触地,高声道:「末将李鸿基,叩见陛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终于得见天颜,而且是在如此近的距离。
崇祯也在仔细打量这个上上辈子逼着他「上树」的大贼头,只见其身形魁梧,浓眉大眼高额骨,一脸络腮胡,眉宇间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彪悍之气。
崇祯再次开口,声音温和:「李鸿基。」
「末将在!」
「汝今日两番推演,攻坚之策,奇正相合;守御之论,胆识过人。虽兵行险着,然锐气可嘉,颇合朕整顿武备、主动进取之心意。」崇祯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的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最终又回到李鸿基身上,「朕,准你通过清华之试。」
这就考上清华了!
李鸿基猛地擡头,难以置信地望向皇帝,随即又赶紧低下。
崇祯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自今日起,你便是朕之清华讲武堂第一期生,是朕的学生了!望你恪守臣节,勤学苦练,他日为国朝柱石,莫负朕望!」
「末将……学生李鸿基,谢陛下天恩!定当竭尽忠诚,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李鸿基再次重重叩首,声音已是哽咽。这一步登天之感,让他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
「起来吧。」崇祯摆了摆手,「明日自有章程下发。你好生准备,讲武堂的开堂第一课,朕,亲自来讲。还有,以后不要称呼朕陛下,太见外,就称呼朕校长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