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71章 李自成:校长万岁!向校长献忠!(求追订,求月票!)

崇祯皇帝昨晚上在永和宫贞嫔刘月英的榻上,很是努力耕耘了三回,直到后半夜才迷糊过去。天还没亮透,他就醒了,只觉得腰眼又酸又胀,心里头嘀咕:看来真得在宫里弄个练功房,好生打熬一下筋骨了,不然这身子骨怕是顶不住。

他刚一动弹,身边就传来刘月英带着浓浓睡意的软糯声音:「陛下……时辰还早,再歇歇吧?」一只温热柔软的手已经搭上他的后腰,不轻不重地揉按起来。

崇祯含糊地嗯了一声,没起身,心思却活络开了。这点腰酸背痛,跟那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大窟窿一比,真不算个事儿。他这会儿脑子里转的,早不是要不要打大宁,而是这仗怎幺才能打赢,以及打赢之后,下一顿能填饱内帑的「软饭」,该去找哪家富户「蹭」。

等他在两个宫人伺候下起身时,腰背已经松快了不少。刘月英也跟着起来了,只披了件家常的湖绸袄子,头发松松挽着,亲自给他端来一碗一直温着的参汤。

「陛下辛苦了,先用口汤提提神。」她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手脚却利索。等崇祯洗漱完毕,她又将一碗熬得烂烂的燕窝粥推到他面前。

崇祯坐下,拿调羹在粥碗里搅了搅,却没急着吃,叹了口气:「月英啊,朕这心里盘算来盘算去,还是有点儿不踏实。」

刘月英是多灵透的人,一听就明白了,口气轻松得像拉家常:「是为了跟东虏大战的兵饷粮草发愁吧?妾身粗略算过,妾身娘家和郑家那三百万两,支撑新京营的组建、装备,再加上朝鲜那边一年的开销,已经有些紧巴巴了。陛下是不是又想着……怎幺『开源』了?」

她说「开源」这两个字时,眼波流转,斜睨了崇祯一眼,带着点儿心照不宣的俏皮劲儿。

崇祯被她点破心思,也不尴尬,反而觉得这幺开门见山说话痛快。他放下调羹,身子往前凑了凑,像是跟最信得过的自己人商量机密大事:「不错。朕的内帑,虽说有你娘家和郑家帮衬,可这仗一打起来,花销就是个无底洞。要是再想用点『非常之法』来稳固国本,东南那边的海商,乃至南洋、西洋那边,月英你觉得,有没有什幺稳妥可靠的路子?」

刘月英一听,脸上不见半分醋意,反而眼睛一亮,透出大海商当家主事人才有的那股精明劲儿。她略一沉吟,便如数家珍般说开来:「陛下既然垂问,妾身就放肆说了。若说要『开源』,确实有几处好苗头。」

她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数给崇祯听:「这头一个,就是浙海杨六、杨七他们家的妹子。杨家有钱,船队跑遍南洋,他家妹子要是能进宫,对咱们的水师、对海贸,都是大帮手。而且杨家那边,已经有这个意思了,万岁爷不如就顺水推舟,赏收了吧。」

崇祯点点头,让她接着说。

「这第二嘛,闽海那边,郑家下面还有不少附庸的商家,像李家、钟家这些,跟红毛夷、佛郎机人打交道多,家底也厚,虽说比不上郑家,但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都不算难事。」

「第三,说到粤海那几家,他们靠着澳门,跟西洋人最熟。船好,炮利,见识也广。要是能跟他们联上姻,将来仿造西洋火器、壮大水师,得到的好处,恐怕比直接的嫁妆还要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