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47章 救国三策,不是三选一

崇祯四年,正月初六。年味儿还没散尽,北京城各衙门却已开了印。街面上的铺子大多还关着门,走亲戚的轿子也少了,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气儿,却顺着寒风,钻进了大街小巷。

这紧张气儿的源头,就是那份新出的《皇明通报》。

前门大街拐角的老字号「清泉茶馆」,二楼的雅座早就坐满了。连大堂也挤得插脚不下,都是些穿着长衫的读书人。人人手里都攥着一份刚送来的报纸。

茶博士提着个大铜壶,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额头上已经见了汗。

「借光!开水烫着了!」

没人理他。大伙儿的眼神,都死死地盯着报纸的头版。那版式和平日不同,没有辩论的文章,倒像是份紧急的军报。粗黑的标题扎着眼:《朝鲜士子血泪书,剃发易服颂胡虏》。

底下还有一行小字:附:伪金所谓『恩科』实录。

一个瘦高个儿的江南士子,用手指点着报纸,嘴唇哆嗦着,念出声来。声音不高,却像钝刀子割肉,一下下地割着听客的心头肉。

「……剃发垂辫,非惟便于骑射,更在涤荡旧颜,以示归顺之诚……昔日冠带巍峨,不过虚文缛节;今朝辫发轻简,方显务实本色……沐浴天恩,从头开始……」

他念的,是那篇《剃发颂》的全文,一字不漏。

堂内一片死寂。先前为「宗室科举」吵得面红耳赤的士子们,此刻都像被掐住了脖子,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这……这他妈是人写的东西?」一个性急的北方士子猛地捶了下桌子,茶碗都跳了起来,「读书人的脸面,都让这姓李的给丢尽了!」

旁边一个老成些的,脸色灰白,喃喃地道:「丢脸?怕是丢命啊……你看后面写着的,考场如刑场,一个字不对,当场就……就被杀了……考场变法场了呐!这还让不让活了?」

角落里,一个白白胖胖的陕西举子,闷声道:「额看,这不是朝鲜士子活不活的问题.这文章怕是特意写给咱们看的。建奴的意思明白得很:顺者昌,逆者亡。黄台吉不光要咱们剃头,还要咱们从心里服!」

这话像盆冰水,浇在了每个人的头上。是啊,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是朝鲜李杭的《剃发颂》,明天呢?若是建奴的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写是不写?

先前争论着的「宗室是否该科举」的话题,此刻显得那幺的遥远,那幺的可笑。跟眼前这血淋淋的现实一比,科场名额那点得失,算个屁!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混着巨大的屈辱,在茶馆里弥漫开来。这恐惧不再关乎个人的前程,而是关乎身家性命,关乎祖宗的衣冠还能不能传下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