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且乡勇筑城的手艺越来越熟,天天修着城墙,都成了熟手,「一夜城」只会起得更快。

「故臣断言,虏酋今年用兵,必打辽西或辽南,玩的是围点打援的把戏!目标不是锦州,就是复州!」

接着,他亮出了杀招。

「但虏贼想围点打援,咱不能干等着!得用围魏救赵的老法子,攻他必救,反客为主!」

「他若围了锦州,辽西就死守着。同时请陛下速调北洋水师,载着御前军精锐,从天津或登莱出海,直扑复州!汇合了复州守军后,北上猛攻盖州!盖州是辽南的门户,一打那儿,辽阳、沈阳必然震动,黄台吉必定回师自救,锦州之围自然可解!」

「他若围了复州,复州就凭着棱堡和海路硬扛着。同时命令宁锦精锐立刻出关,疾攻义州,断了他的归路,逼着他回救。」

最后他点明了,这策能成,根子在于陛下推行的各种新政有了小成。海上有了北洋水师才能运兵跨海,有了新军才能打得了硬仗,有了京营炮厂才不缺破敌的大炮。

「这才是凭着正道打下的底子,去行那克敌的奇谋!」

写完了,他放下笔,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文华殿的偏殿里,读卷官们正在阅着卷。

试卷都是墨卷,姓名籍贯写得清清楚楚的。殿试阅卷,不光是看文章的好坏,还得品评书法的工拙、文风的得失。

钱谦益拿起了一份卷子,先看了卷首——「北直隶通州阎应元」。字算不上顶好的台阁体,但筋骨硬,是下过苦功的。再读内容,那见识和杀气让他心惊。这策论把后金的路数算得透透的,破解的法子也说得明明白白的。

他又看了几份辞藻漂亮的,其中一份猜是吴伟业的。可一比,吴的文章虽华丽,在那份扎扎实实、直面着血火的策论面前,显得轻飘飘的。

「元辅,您看看这份。」钱谦益把卷子递给了黄立极。

黄立极慢慢地看了,手指在桌上轻轻地点着,看完了没说话,传给了别人。

卷子传了一圈,殿里的气氛有点微妙了。按内容和见识,这卷子该排在前面。可这文风笔迹,跟平日看惯的翰林气太不一样了。

商量了一番,还是把它列在了一甲靠前的位置。钱谦益犹豫了一下,低声对黄立极说:「元辅,文是好文,理也正。可话说得太白了,方略跟行军部署似的,要是传胪天下皆知,怕……怕被虏贼探了去,让他们有了防备啊……」

黄立极擡眼看了看他,没接话。正好司礼监的太监来传旨:「皇爷有旨,着即刻将拟定的前十卷呈送御览。」

崇祯在文华殿里看着送来的卷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