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后浪漫主义’时代划出的危险的鸿沟.前后的确不相容!和声学是调性的和声学,传统音乐理论根本无法解释无调性等流派!.如果不用‘特巡厅管制条例’,难道用‘终末之秘’?”

“即便是我目前临时组织起另一套解释无调性的理论,那又反过来无法往前解释了比如浪漫主义时代语汇、甚至更早期的作品,我自己以前写的这些交响曲怎么办?总归是会造成一种切割的危险局面.”

范宁皱眉之间,目光又看到了台下。

有一道戴礼帽翘胡须的模糊黑影,嘴角也露出了饶有兴致的期待表情。

此人对于波格莱里奇的“施以援手”,似乎亦不感到担忧或忌惮。

肯定都有问题。

都是死路!

万千世代的任何一个音乐家,管他是什么“新月”还是“掌炬者”,哪怕是状态还不错的“无终赋格”巴赫站在这里,被此种污染侵蚀,恐怕都是死路一条!

“不对.不对”

“真的无法解释、无法相容、无法统一么.”

危机之间,范宁却极速思索。

他依靠着自己的音乐直觉,自己这些年的创作体会,以及宏大积累和神性灵感,竭力地思索起这些世代的所有相关发生之事。

“还是有一些特例.还是有的肯定有的数道微光、数位天才.”

“就拿宗教音乐举例,尽管这一世的神圣骄阳教会中了‘调性瓦解计划’的阴谋,但在第0史斯克里亚宾死后的一百年间,还是有一些杰出的、写宗教体裁的严肃音乐家,不也是创立了现代甚至先锋技法,达成了‘不可能的神学彩虹’?伟大的鸟鸣学家梅西安、‘神圣简约主义’者阿沃帕特、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俄罗斯宗教作曲家古拜杜丽娜难道这些人的创作是依赖的‘终末之力’?不是的.应该不是的.”

“这是作曲家的例子,还有别的让我想想,再思考片刻.”

范宁抓住了一些关键的毛线头,但是太碎了,还是不成体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