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看似他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在夺权,实际上,韦理知道,林浩然鲜少会过多插手企业的管理权。

在此前他淡然和记黄埔董事会主席的时候,林浩然便已经崛起了。

当时,他便通过和记黄埔的情报部门调查过林浩然的性格、经历等。

“韦理先生?韦理先生?”电话那头夏伯殷的呼唤将韦理从纷飞的思绪中拉回。

“嗯,我在听。”韦理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内心波澜远未平息。

“林生最后还说,他会尽快找一位新的、有能力的行政总裁执掌和黄,我这次给您打电话,便是希望韦理先生您能够回归和记黄埔,带领我们继续创造辉煌。

韦理先生,我和韦彼得先生等人,都期盼着您能回来。”夏伯殷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都是和记黄埔的老员工,但更多的是韦理带出来、又或者是提拔上来的高管。

可以说,韦理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如同师傅一般。

如果韦理能够回归和记黄埔,那么他们的处境就不会那么尴尬。

而且,相比李察信,他们也更相信韦理的能力。

有韦理在,和记黄埔必定会发展得更好,而作为高管,公司发展得更好,奖金自然也就更多!

所以,这其实就是夏伯殷此次打电话来的目的。

既然林浩然在寻找新的行政总裁,如果说,整个香江谁最适合这个职务,那无疑便是韦理了。

韦理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拿什么理由回去?我决定离开和记黄埔,就没想过要再次回去,更何况,我与这位林浩然先生并不熟悉,即便我有心,对方也不一定有意!”

“韦理先生,在会议结束后,在林浩然先生与马世民先生私下交谈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好像提到了您的名字,好像他们把您列入和黄新任行政总裁的潜在名单中。”

韦理的瞳孔猛地一缩。

林浩然居然想到了他?

还是马世民向他推荐了自己?

一股热流不受控制地从心底涌起。

是了,马世民了解他的能力,也了解他和黄的故事。

实际上,韦理与马世民也打过不少交道。

毕竟,此前他是和记黄埔大班,而马世民则是怡和洋行的执行董事,两大巨头企业之间,有着不少的合作项目。

而且,双方都是香江顶级职业经理人,所以马世民与韦理实际上关系也算不差。

因此,马世民对他非常了解。

林浩然在解决了内部的刺头之后,必然要寻找一个真正能驾驭和黄这艘巨轮、能实现他战略意图的强力舵手。

看来,马世民把他的名字递了上去。

“我知道了,simon。”韦理的声音依然平稳,“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安心做事,这个林先生,不简单。

好好为和记黄埔工作,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未来大有前途,至于我是否回和记黄埔,这是以后的事情。”

“明白,韦理先生,期待我们还有一起共事的一天。”

挂断电话,韦理久久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和记黄埔大厦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宏伟。

曾几何时,那是他的战场,他的王国。

将一家濒临资金链断裂甚至有破产危险的和记黄埔经营起来,让它重回辉煌,韦理那几年时间里,绝对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所以他离开时,带着遗憾和不甘。

如今,一个新的、更年轻、更强势、也更难以捉摸的主人已经入主。

李察信的结局,清晰地传递出林浩然的治下之道:绝对的权威,不容置疑的掌控,以及对背叛和挑战的零容忍。

这很危险,但也充满了巨大的可能性。

一个敢于如此行事的老板,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魄力去支持真正有能力的人开疆拓土。

他会像李加诚那样猜忌、掣肘吗?

还是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给予真正的信任和空间?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赋予马世民、陈寿麟、崔子龙、伯顿等等旗下职业经理人极大的企业管理权力,这般大气魄、大格局,着实远超李加诚那略显狭隘的行事风格。

他与不少华人企业家打过交道,这些企业家,大部分其实都和李加诚一样。

倒是像林浩然这般舍得放权的华裔老板,并不多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