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果能执掌和黄,在这个框架下施展抱负……

韦理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

一种久违的、属于战士的渴望在血液中苏醒。

他渴望一个强大的对手,更渴望一个能让他放手一搏的舞台。

现在这个百宝利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满足不了他的野心。

即便让他执掌鹰君集团,他其实都不满意,鹰君集团在香江地产界有一席之位,可和长江实业、新鸿基、新世界等地产巨头相比,鹰君集团终究差了一个级别。

而和记黄埔在香江商界的地位,甚至还领先于长江实业、新鸿基等。

他担任过和黄大班,显然在整个香江,能让他认真看待的企业,已经不多。

所以这里,不过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期罢了。

林浩然击败了李加诚,又如此果断地清除了李察信,展现出的正是这种力量和气魄。

这个年轻人,如同一道划破香江商界沉闷天空的霹雳,令人震惊,也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去一探究竟。

这一刻,韦理内心中瞬间想了很多。

从和记黄埔大班的位置,跌落到一家三流企业的董事长,这样的反差,确实让他有些确实让他有些怅然若失。

曾经在和记黄埔,他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决策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而如今,在这个小公司里,虽有决策权,却总觉得少了那份挥斥方遒的豪迈。

他回想起在和记黄埔与各方势力周旋的日子,那些激烈的商业竞争、复杂的职场关系,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挑战与激情。

和黄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让他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今,这个舞台似乎又有了新的可能,林浩然的出现,让他看到了重返和黄的机会。

虽然,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这个位置,肯定是当不了了。

但是,即便只是成为和黄ceo,依然是一个不差的选择。

韦理缓缓转过身,回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本有些陈旧的相册,相册里都是他在和记黄埔工作时的照片。

有与同事们一起庆祝项目成功的合影,有在重要会议上发言的留影,甚至还有他登上报纸头条时的意气风发,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他曾经的辉煌与回忆。

“难道我真的要错过这个机会吗?”韦理轻声自语道。

他深知,回归和记黄埔意味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导风格和未知的挑战。

林浩然虽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魄力和格局,但他的行事风格如此激进,自己能否适应还是未知数。

而且,李察信的结局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他,在林浩然的手下,一旦犯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在他心中响起:“这是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林浩然如此重视有能力的人,如果我能得到他的信任,或许能带领和记黄埔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百宝利集团这边工作,更加让他意识到,一个集团的实力很重要。

对于中华巴士的收购,如果他还在和记黄埔担任一把手,不说100%,他起码觉得自己有99%的把握成功在其它竞争者里脱颖而出,顺利拿下中华巴士。

百宝利集团之所以难以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身实力与那些底蕴深厚的巨头相比,差距太过明显。

在商业的残酷战场上,没有雄厚的资本与广泛的人脉资源支撑,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驾驶着一艘破旧小船,随时都有被风浪吞噬的危险。

他自认为自己在商界的才能,哪怕放在香江乃至亚洲,都属于顶尖的。

但是,即便他拥有这样的才能,也难以让百宝利集团成功。

这就好比一个大人拿着木棍和一个小孩拿着手枪,虽然大人力气更大,但小孩手中的武器却更具杀伤力。

在商业竞争里,资本和人脉就是那把关键的“手枪”。

韦理轻轻摩挲着相册的边缘,思绪飘得更远。

他想起曾经在和记黄埔参与的一些重大项目,那些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的场景历历在目。

每一次成功的谈判,每一个项目的顺利推进,都让他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

而如今在百宝利集团,虽然也能发挥一些能力,但受到的限制太多,就像被束缚住翅膀的雄鹰,难以翱翔天际。

“或许,我真的该回去试试。”韦理喃喃说道。

他知道,回归和记黄埔意味着重新站在香江商界的风口浪尖,那里有更激烈的竞争,也有更广阔的天地。

林浩然虽然行事激进,但他的格局和魄力或许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

他合上相册,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