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校长,各位领导,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

既然贵校有如此决心和远见,愿意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经济人才,我林浩然,作为一位看好内地未来、也愿意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的企业家,愿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校领导们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林浩然身上,充满了期待。

林浩然继续说道:“关于师资问题,引进国际顶尖人才确实存在诸多障碍,但并非没有变通之法。

我的恒声集团,旗下拥有恒声银行、东亚银行、道亨银行等三家银行,乃是香江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旗下汇聚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实战经验的经济、金融、管理人才。

他们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泰斗,但他们深谙市场运行规律,掌握最前沿的商业实践,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经济人才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提议:“如果贵校不嫌弃,我可以协调恒声集团内部以及我们紧密合作的商业伙伴中的高级管理人才、资深分析师、战略顾问等,以‘客卿教授’或‘特聘讲师’的身份,定期或不定期地来京大授课、开设讲座、指导研究生,甚至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

他们将带来最鲜活的案例和最接地气的经验,弥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我相信,这对学生了解真实商业世界,会非常有帮助。”

“客卿教授?特聘讲师?”校长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

虽然可能不如全职教授稳定,但胜在能快速引入高质量、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而且成本相对可控。

“林先生,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们当然欢迎!非常欢迎!”

其他领导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这只是第一步。”林浩然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提议,“要真正支撑起一个高水平的经济学院,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都需要有持续的资金保障。

我决定,以旗下恒声集团的名义,向京城大学捐赠一亿港元。”

“一亿港元?!”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1980年代初,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校领导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实属让他们意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天大好事。

一亿港元,林浩然不是很在乎。

可这笔钱,对京城大学而言,不亚于久旱之后的甘霖,是能彻底改变经济学科命运的惊雷!

刘晓丽也震惊地捂住了嘴,她知道林浩然富有,但如此巨额的单笔捐赠,还是让她心神剧震。

要知道,前段时间,林浩然才刚刚向即将成立的鹏城大学捐了一亿港元,没想到如今又捐,同样也是一亿港元!

太大方了!

林浩然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笔资金,将成立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基金会,名字可以叫‘京城大学经济学科发展基金会’或者由校方拟定。

基金会的唯一宗旨,就是支持京城大学经济学院或经济学科群的建设与发展。”

他详细阐述道:“这笔基金的本金将由恒声集团派人进行稳健投资管理,以其收益,专项用于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讲席教授’席位,为引进的海内外顶尖经济学人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第二,设立‘青年学者’计划,资助本校或从外校引进的优秀青年经济学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生活保障;

第三,资助优秀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出国交流、参加国际会议;

第四,改善教学设施,购买最新的图书资料和数据库;

第五,支持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前沿讲座。

总之,一切围绕提升经济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拿出一亿港元,然后用这笔钱进行投资,只拿一部分利润进行资助,这样可以确保基金会的永续运作,细水长流。

至于如何投资?

对林浩然而言,在这80年代初期这实在太简单了。

随便将本金投入他早已布局好的未来高增长领域,不仅能实现资产的惊人增值,更能反哺基金会,形成良性循环。

林浩然看着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的校领导们,最后强调:“我希望这笔基金能成为一个‘种子基金’和‘催化剂’,帮助贵校克服初创期的资金瓶颈,快速吸引人才,提升实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