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自己最近声名鹊起,但都是虚名,与面前的御史大夫,仍旧差着天与地。
小赵……袁立不禁莞尔,迈步进入堂中落座。
宽大的衣袖垂落,格外潇洒自然,却没开口,而是认真端详审视了他片刻。
旋即,这位跺一跺脚,大虞都要颤抖的大青衣目露感慨:
“上次见你,还是在与那张家兄弟争斗的小使者,一转眼,竟也是可将公主拉下马的‘小阎王’了。而这才过了多久?后生可畏啊。”
他仍记得,“倒裴”一案中,原本只是身为一步闲棋的赵都安,施展一手精彩的离间计,以区区小使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庙堂党争的漩涡中,并成功分了一杯羹。
彼时,袁立心中便已讶异。
而后,履约送了赵都安一份礼,袁立奏请女帝,将赵都安从白马监,调入诏衙。
当时,更与女帝在宫中打赌,却不想,他与徐贞观竟都低估了他。
“袁公谬赞了,”赵都安一脸正色,恭敬谢道:
“下官能入诏衙,也多亏袁公举荐,此恩从不敢忘。”
袁立摆手笑骂道:
“你不怨我便算好的,能在梨堂站稳脚跟,是伱的本事,何况,陛下若不点头,我便是举荐,也无用处。”
赵都安一脸认同:
“陛下待我恩同再造,我等为臣的,理当为陛下竭力分忧。”
袁立闻言,却是似笑非笑道:
“你这是话里有话啊,说吧,突然上门,所为何事?”
说话间,大青衣抬手去拿茶盏,赵都安眼尖递上,口中却没回答。
而是借动作遮掩,眼角余光观察对方,嘴上说道:
“袁公不如猜猜?”
猜?袁立悠然端坐,坦然接过赵都安双手奉上的茶盏。
这位官场沉浮多年的大青衣笑了笑,哪里听不出,他试探的用意?
坏的试探会令人反感,但好的试探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