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两相对比,天地之别。

“呵呵,今日之后,看京中哪个还敢说赵少保不如薛神策?”有皇党官员骄傲地挺起胸膛。

“赵少保说的没错,他的确不擅领兵作战,但他没说的是……取胜并非只在沙场之上啊……”

有人感叹。

徐贞观世所罕见的天子玉颜上,同样涌起红潮,那是喜悦所致,她竭力压制着疯狂翘起的嘴角,努力显得风轻云淡,抬手虚按:

“今日佳节,赵卿有心了。”

说罢,她又道:“摆驾回宫,诸卿立即随朕回宫议政!”

这般大的事发生,哪里还有心思赏景?接下来,朝廷肯定要相应地做出一系列安排。

众臣收敛情绪,纷纷起身跟随。

“白缉司,稍后入宫,朕有细节问你。”徐贞观又转过螓首,对白脸缉司说道。

赵都安心领神会,策反的细节,贞宝肯定要听完整版本。

他垂下目光,拱手道:

“遵旨。”

……

……

半山腰上。

亭台楼阁间的文会高潮终于落下,赵都安的一首《别董大》,引发了金秋雅集最大的关注度。

韩粥等学士的点评,令这首诗迅速在人群中传开。

然而就在读书人们酸涩无比,捏着鼻子不得不承认赵都安此诗文厉害的同时。

有人注意到了山顶的变化:

“诸位快看,甘草台上发生何事?为何陛下与群臣焦急下山了?”

无数目光望去。

忽有人道:

“我看见了,那位白缉司方才离开,就往甘草台去了。是了,他不是说带了赵少保的军情回来?想必是去汇报给圣上?莫非前线出事了?”

闻言,人群一下坐不住了,前线军情事关所有人安危。

韩粥面色微变,连手中爱不释手的《别董大》都不香了,忙将风干的诗文塞给正主董公子,脚步匆匆,朝群臣赶去,打探消息。

董公子好不容易将属于自己的诗,从这群读书人手里抢回来,忙珍重地折起,收入袖中。

人群中,海棠与张晗等人冷不防杀出,朝钱可柔等锦衣问:

“前线可发生了什么大事?”

小秘书等人也是一脸懵逼,齐刷刷摇头:

“大人……我们不知。”

要你们有啥用……海棠撇嘴,跟随人群,也坠在韩粥等学士身后,想问个究竟。

俄顷。

关于赵师雄归降的消息,如插上翅膀,在人群中疯传起来。

听到消息者,无不大喜过望。

唯有那一撮近来主导舆论,疯狂抬高薛神策,捧杀赵都安的人集体噤声。

仿佛被隔空抽了一巴掌,脸庞火辣辣的疼。

陈司业站在人群中,低声呢喃:

“怎么会……他一个武夫,诗文这么厉害也便罢了,怎么又拿下了永嘉?”

他身旁,枢密院都承旨更是面色颓然:

“枢密使大人怎么会给他比下去?姓赵的运气为何如此之好……”

是的,不少人只能在心中愤恨,认为赵都安纯属运气逆天,赵师雄才主动来投,给他碰上了。

认为若薛神策在西线,那受降的就是虞国军神。

诏衙的锦衣们也听到了消息,大为振奋,海棠笑得爽朗,一挥手:

“今日该庆贺,中午去鼎丰楼,我请。”

众锦衣纷纷叫好,兴高采烈。

人群中,沈倦忽然拽了下侯人猛。

“干啥?”刺头正嘿嘿傻乐,皱眉瞥他。

沈倦抬起下巴,指了指人群不远处,失魂落魄的陈司业和都承旨:

“喏。”

侯人猛眼睛一亮,双手合拢,手腕活动,发出“咔嚓”响声,阴恻恻笑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