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逃命,那些印度士兵跑的如同野驴,转眼就消失在了山沟里。
但是作为刹帝利的卡拉姆,有些肥胖的身体却是不允许他像其他士兵那样奔跑。
看着追上来的边防战士,以及黑洞洞的枪口,卡拉姆和旁边的服侍他的6个首陀罗士兵乖乖举起了双手。
清点战场,此战哨兵班以零伤亡为代价,毙敌9名,俘虏7名,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不过对于这些俘虏的安排,上级很是头疼。
最终为了大局考虑,在对俘虏进行批评教育后,边防战士便将他们赶回了印度。
同时上级还对印度政府发出照会,表示中印边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应该坐下来以谈判解决。
而对于中国的善意,尼赫鲁却是丝毫没有接受的意思。
「谈什幺判?什幺历史遗留问题?这个地区就一直没有受到过任何势力的管辖!」
话音刚落,尼赫鲁就意识到了不太对,咳嗽两声后,又补充道:
「据我所知,在英国统治时期,这个地区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任何的前哨据点,中国是1597年才进入的这个地区。」
尼赫鲁想起了1958年失踪的那支巡逻队。
既然1598年的时候印军就被发现了,那就算中国先来一步好了,不过他们只能先来一年,不能再多了。
至于真正的历史和人文,尼赫鲁选择了无视。
在中印传统习惯线上有一条横穿两国的小河,活不桑河。
活不桑翻译过来是洗净的意思。
按照传统,印度人不吃牛,而藏省的百姓不吃马。
但是自古以来,印度人到活不桑河以北的时候,只要喝三口活不桑河水,便可以吃牛肉;藏民去印度,只要喝三口活不桑河水,也可以吃马肉。
这在中印双方的史料中都有记载。
不过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同样无视了历史事实。
梅农在一旁一脸自信道:「这次空喀山口的战斗,双方可以说是打成了平手,但是其实是我们取得了胜利。」
「连我们的俘虏都不敢关押,这表明他们不敢与我军直接对抗。」
「不错。」尼赫鲁点头道:「这是我们的机会。」
「接下来要大力推动全面前进政策!」
在尼赫鲁的自信推行下,等到1962年,印军的入侵据点和中国的边防哨所,在边界线上已经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
对于中国可能的反击,印军其实也有所准备,他们在前线修了很多的地堡。
印军高层深入研究过中国的近代战争历史。
早抗战时期,鬼子便修建了大量的碉堡,这使得八路军非常难受。
到了解放战争和韩战,果军和美军没有修碉堡,这才导致他们战败,美军开始修建地堡以后,韩战便僵持住了。
碉堡就是胜利的关键!
印度国防部的这一推断,让印军集体高潮。
他们在占据地理优势的工事内想像着自己的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