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从这个地方进军,他们可以用长枪短炮挨个点名。
至于美国在对韩战的各种报告中说到的穿插迂回,印军表示自己听都没听过。
既然是没听过,那就肯定不存在。
因为自己占据的超级优势,再加上美苏两国的鼎力支持,尼赫鲁觉得中国现在完全可以说是任由印度捏扁搓圆了。
因此他直接对中国提出了大量的要求。
除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印度还要将整个XZ划归他们。
而且XJ地区要重新谈判,除此之外,印度还要驻兵四川,陕西中国也不能设防。
最后,又要求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设为缓冲区,印度要派观察员入驻。
尼赫鲁直言,如果不同意印度的条件,他们就会出兵打到中国同意。
看着印度递交过来的要求,中央的所有人都懵了。
这幺多年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要求,就是慈禧来了都不敢签呐。
想了十天十夜,首长也没想明白,印度这是什幺脑回路。
这是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最终,中央得出结论,印度应该是吃咖喱吃多了,脑子坏掉了。
对于印度提出的无理要求,中央自然是直接无视。
跟一个傻币争论,只会丢人现眼。
然而对于中国的无视,尼赫鲁觉得这是怕了。
再加上印度此时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尼赫鲁需要一场大胜来压制国内的反对派,于是立刻公开声称要使用军事力量。
印度国防部长梅农更是声称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此时的在印度国内,普遍认为一个印度兵能打6个中国士兵,甚至可能随便开两枪,中军就会溃逃。
眼看印度这幺跳,美苏又因为古巴飞弹危险陷入正面交锋,在加上这幺多年印度一直得寸进尺。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标题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印军并不知道是什幺意思,他们也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样,依旧在边界上全面推进。
甚至为了方便统一指挥,印度还在10月5号成立了一个新的军团,第4军,下辖第2师、第4师两个步兵师。
这个第4师是印度的王牌部队,更是尼赫鲁的嫡系军队。
见印度对于我国的明确警告置之不理,中央内心也有些沉重。
原因很简单,印度与苏俄关系很好,又有美国的鼎力支持。
而且印军的这一番号,也让人心情犯嘀咕。
从民国时期开始,4这个番号就是精锐的代名词。
北伐时期的第4军、井冈山时期的红军第4军、南方八省游击队联合的新4军,那都是响当当的战斗力。
单从这个番号上来看,印度就是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