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已经知道的情报,参谋部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应该跟果党的精锐军差不多。
果党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可是一点都不弱,新1军在缅甸是把鬼子精锐18师团都能打的满地找牙。
因此中央决定拿出解放战争中打果党181旅和11师的劲头来。
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实在不行还要打第二仗、第三仗。
为此,中央甚至组建了一个超豪华参谋天团,准备为对印作战出谋划策。
老帅们也是多年没打仗,手痒的很,很快便为即将发生的战斗进行了全方位设想,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迅速出炉。
东线和西线也分别组建了前敌指挥部,同时西北各军区开始抽调主力,为可能发生的大决战做准备。
西线方面,新组建的山地师进入了阿克赛钦地区。
为了方便战斗,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参与战斗的各步兵团,紧急加装了部分100毫米迫击炮。
一开始大家还不愿意,觉得100毫米迫击炮威力有点小,还是120毫米迫击炮够劲。
可等进了山,炮兵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尤其是山地师的炮兵部队,嘴都合不拢了。
「要不还得说首长呢,这个装备敏感度远超常人。」
「谁说不是呢,在ALD区的时候,我还觉得这炮有点小,劲不足,可进了阿克赛钦,我算是服了。」
「这个100毫米炮,怕是最适合山地作战的重迫击炮了。」
之前的时候,海拔稍微低一些,还有公路,120毫米迫击炮的运输不受影响。
但是等进山以后,所有物资都只能靠人背。
如果继续装备那些120毫米迫击炮,炮兵根本就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
战士们光是身上的皮靴、皮帽、皮手套、皮大衣这四件套,就已经很重了,再加上枪枝弹药、粮食和水,基本上达到了单兵携带极限。
如果是120毫米的迫击炮,步兵根本不可能帮忙运输弹药。
可换成8公斤的100毫米的炮弹,强壮的步兵基本都能额外携带1发。
这对炮兵部队的火力来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只可惜,时间太短,就咱们一个山地师,真跟阿三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占到便宜。」
按照上级的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可能跟果军精锐兵团差不多。
再加上印军占据有利地形,还有更短的补给线,能打成什幺样,战士们现在也没底。
「管不了那幺多了,先打再说。」
而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的各步兵团也感受到了100毫米迫击炮的好处。
100毫米迫击炮总重75公斤,拆成炮管、支架、底板后,三个人扛着可以轻松跟上大部队。
而100毫米的炮弹,高原本地的运输队员,一个人就可以背4发,还能捎带脚再背4发60毫米炮弹。
因此各团果断向上级报告,120毫米迫击炮直接扔在了CN县,后勤紧急抽掉了一批100毫米迫击炮和弹药入藏。
每个步兵团都配备了直属一个100毫米迫击炮连,下辖6门100毫米迫击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