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别看库斯马内克是中将,但他知道鲁路修的能量,鲁路修还是把他从战俘营里救出来的救命恩人,所以他完全没有打折扣,彻底执行了鲁路修的要求。

他知道鲁路修说的、就等于鲁普雷希特元帅说的。

而鲁路修在登上火车之前,还抽时间最后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的战术总结,让人送回去给鲁普雷希特元帅过目。

上面总结了他今天突破至克列门丘克的一些战术得失,还建议后续德6集可以复盘、模仿他今天的打法,在收拢饺子皮的过程中,不要再单一执行一线平推的呆板战术。可以适当地出点奇兵,把全线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制造一些「在某些薄弱点一□气推进到第聂伯河边」的局面。

如今包围圈的主体还是三条铁路构成三边,第聂伯河从包围圈中间穿过。

后续无论是北岸的包围部队往南推推到第聂伯河边,还是南岸的部队往北推推到第聂伯河边,都能造成某一部分敌军事实上被掐断的状态,那就会逼得这部分敌军在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大饺子进一步切成小饺子」的时候,提前动摇并且夺路奔逃。这就给了包围一方更多的歼敌和追杀机会,让推进变得更加有力。

这些思路如果搁地球位面二十多年后、根本就不用人教,因为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后世那些装甲闪电战,在完成包围圈后,要想尽快吃掉里面的敌人,就会各种大馅切小馅,尽量剁碎一点,而不是「拿擀面杖一线平推擀馅」。

不过在1915年,因为装甲穿插力量才刚刚诞生,大纵深的步兵穿插渗透战术也还不成熟,这种经验还是要稍微提一嘴的。而且也只要提一嘴,懂行的将领就能一点就透。

鲁普雷希特元帅在收到之后,果然深以为然,而且立刻领会了其中精妙,就让一部分精锐部队照着执行,尤其是让留在包围圈战场的冯.博克,趁过几天天气寒冷泥泞结冰后,赶紧穿插起来,加速敌军的覆灭进程。

=====

鲁路修本人需要到12月13日下午,甚至12月14日的凌晨,才赶到保-奥边境。

在此之前的那段时间,只能指望莫德尔和凯默尔,自行在各自的战线上顶住了。

凯默尔并不会直接接受鲁路修的指挥,所以他是通过奥斯曼军总司令、冯.赞德尔斯上将才得到的命令。

让他「必要的时候不要死撑,如果北线希-奥边境乃至保-奥边境的友军先撑不住,导致加里波利半岛上的我军有可能被敌前后合围,那幺加里波利半岛的防御部队就该提前逐次抽身后撤,或者分兵增援希-奥边境的守军。

另外,在不得不撤退放弃阵地前,务必尽量破坏防御工事,以免将来资敌、

增加我军反攻时的难度。只要拖住一到两周,暂时丢失的土地可以不必计较,等待德玛尼亚援军即可。」

凯默尔也不愧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他得到命令后,在脑中大致脑补推演了一下,就知道该怎幺干了。

从12月10日夜间开始,他就让人逐次破坏加里波利半岛根部一些未来可能要弃守区域的坑道一一也不用把坑道整条填了,那样工程量太大,还浪费好不容易构筑的防御工事成果。

只要把一些坑道的口子稍微填塞上十几二十米、再稍加伪装。就能确保敌人哪怕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洞口,都无法炸开。

而己方只要在地图上做好精确的坐标记号,下次回来时直接用挖土设备慢慢把洞口挖开,就还能用。

这样奥军被迫后退失守时,他们经营了好几个月的坑道网也不至于资敌。坑道内部绝大部分空间还是空的,只是口子找不着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