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花了两天有序填平坑道的口子,到了12月12日,凯默尔果然听北边的友军传来噩耗,说是连接主陆和加里波利半岛根部那个拐角位置的小镇、卡德柯伊,已经在当天被布列颠尼亚军队攻陷了!

奥斯曼军队在缺乏地利的战场上,果然顶不住拥有绝对装备优势、同时人数也比己方多的布列颠尼亚军。

「西亚病夫」的招牌,果然是实至名归。没有德玛尼亚人帮忙光靠奥斯曼自己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

凯默尔知道,这时候还不分兵后撤的话,自己和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其他友军,就有被断后路的危险了。

当天夜里,凯默尔把他自己直接指挥的1个师,以及另外2个临时由他代管的师,一共3个师的奥斯曼军队,从加里波利半岛撤入了主陆,就顶在布军先锋最深入的卡德柯伊小镇的东部,继续节节抵抗。

3个相对最精锐的师被抽走后,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奥斯曼军队防御战力瞬间锐减。

加上他们的很多坑道,在有序地自行废弃、并伪装洞口,防御方可以用来弹性防御的拉扯范围也变得更加有限。

对面的布列颠尼亚登陆军却是气势如虹,尤其澳新军团的将领们非常敢堆人命猛冲。

而布列颠尼亚帝国高层,最近为了打加里波利和希腊的山地战,还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殖民地找来了阿三殖民军中的最精锐力量廓尔喀山地兵团。

仅仅几个团的廓尔喀山地兵,就让从没见过这种部队的奥斯曼守军大感吃力,纷纷惊呼那些廓尔喀人翻山越岭简直犹如平地,攻山时的攀援越野战力实在太夸张了。

哪怕是德玛尼亚人和奥利奥人的阿尔卑斯山地师,估计也做不到这样的越野能力。

加里波利半岛上最后的奥斯曼守军,终于扛不住开始加速崩溃。

最后,一直死撑到12月18日,奥斯曼军队彻底被打退离开了加里波利半岛。

布列颠尼亚登陆军前后夹击,夺取了整个加里波利半岛,随后进一步往前推进,终于杀进了伊斯坦堡以西最后的开阔盆地平原地带、泰基尔达地区。

怎幺说呢,只要布军再攻下这块平原区上一南一北的两座小城、南边的泰基尔达和北边的乔尔卢,然后再往东进攻最后80公里,就能摸到伊斯坦堡市区了!

大半个月之前,当布列颠尼亚海军大臣沃顿向阿斯奎斯首相兜售他那套「不要管脸面了,直接无耻强行破坏希腊的中立、拉傀儡后在希腊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方略时,当时布列颠尼亚军队距离伊斯坦堡还有200公里。

在采纳了沃顿大臣的不要脸损招后,虽然布列颠尼亚的国际观瞻臭了一些,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这不,实际动手才20天,当初的200公里就被缩短到只剩80公里了!

只要最终真打下了伊斯坦堡,就能彻底打通了黑海海峡,并将奥斯曼亡国,甚至有可能把绝境中的露沙人救出来。

相比于这幺大的收益,脸算什幺。

虽然南边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希腊国王还被人护着抵抗,还出了点别的小意外,但都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布列颠尼亚联军如潮水一般,把全部生力军都往上堆,几十万大军,现在眼中只有唯一的一个目标攻下千年帝都坦丁堡,恢复1453年以来西方世界的荣光,做彪炳史册的伟大征服者。

至于风险—有个屁的风险?德玛尼亚人的绝对主力部队,还在基辅城跟露沙人生死鏖战呢,听说德10集和德6集主要精锐主力的番号,都在基辅城附近露过脸了,他们的无线电信号也都还在基辅周围。他们肯定是想把基辅先吃掉,再来救援这里吧。

这样也很公平,德玛尼亚人吃掉了基辅,布列颠尼亚人吃掉了伊斯坦堡,大家一换一换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