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希腊师的伤亡也超过了两三成,希腊人的士气实在低落,两成损失就扛不住了,开始动摇。
最要命的是,根据德玛尼亚军的航空侦查,12月10日之后,布列颠尼亚人在德尔菲地峡这边久攻不克,竟果然打起了再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的主意,似乎想在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港再次登陆,直取雅典城。
兵力实在捉襟见肘的莫德尔,只好亲自回防比雷埃夫斯港,并且带走了德尔斐地峡这边的一部分兵力。最终在12月15日这天,在比雷埃夫斯港击退了试图登陆之敌,在滩头歼灭了数千名敌军。
不过,分身乏术的莫德尔,也因此导致德尔斐地峡最终在12月16日被突破了。留守帕纳塞斯山的爱德华.迪特尔中校已经彻底尽力了,最后帕纳塞斯山还是被布军夺取。
迪特尔能够有序撤退、继续往东南方且战且走,不让战线立刻崩溃,就已经非常顽强了。
「没关系,能打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比预想的至少多坚持了十天,而且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十倍,还有海陆前后夹击。「
莫德尔在无线电里得知地峡和帕纳塞斯山失守的消息后,并没有责怪迪特尔,而是回电让他有序往东南方撤退。
布军通过德尔斐地峡后,一路到雅典的路上已无险可守。死守雅典城也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这座数千年的古城被破坏。
莫德尔17日便向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以及他那个德皇妹妹王后请示,希望王室和总参谋部转移去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山区。
康斯坦丁国王没有立刻答应他,只是私下问了一个问题:「鲁普雷希特元帅会派人及时来救援我们幺?为什幺他们还在基辅跟露沙军队苦战不休?
不是听说好几天之前他们就已经合围了露沙人了幺?我就是信了威廉皇帝许诺的会立刻派兵来救我们的,我才鼓起勇气坚持抵抗布列颠尼亚军!你们不会出卖盟友吧!「
莫德尔也没有被授权说太多,何况很多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能是硬着头皮回答:「请陛下放心,威廉陛下不会放任自己的亲妹妹不顾的。
帝国的陆军肯定会来救援,只是目前缺乏运力无法直接走海路运到希腊这边,只能从北边慢慢打过来,是布列颠尼亚人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太强,我们毫无办法,如果只比陆军,布国人拿十倍的兵力都未必是我们对手!
我已经靠六千人、加上贵军的两三万人,顶住布国十几万大军半个多月了。只要陛下撤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基利尼山,我保证能守过今年!」
康斯坦丁国王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没得选,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信了莫德尔。
王室和总参立刻开始转移,当天就通过科林斯地峡西撤到伯罗奔尼撒半岛,12月18日就上了基利尼山。
议员们倒是没什幺可转移的,因为很多议员都是反贼韦尼泽洛斯的党羽,他们都等着留在雅典欢迎韦尼泽洛斯进城呢。
希军有序撤退后,德尔斐前线的布军于12月18日进入阿提卡地区,19日正式攻入不设防的雅典城。
反贼首领、原首相韦尼泽洛斯以「暴君推翻者」的身份,傲然坐在一辆布国人赞助的带天窗劳斯莱斯上,从天窗里探出上半身,沿着雅典娜大道进入雅典城,还朝着大道两旁的民众挥手致意。
「人民必将战胜暴君!」韦尼泽洛斯一边挥手一边大喊,旁边被组织来捧场的民众也跟着高呼口号。
韦尼泽洛斯收拾着雅典的残局,布军却没空陪他闹,次日又继续挥军西进,想要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
无奈莫德尔的防守非常坚决,这次在狭窄的科林斯地峡又阻击了布军至少好几天,杀伤了不少布军的有生力量。
从20日防守到23日,足足拖住了十几万布军3天。随后才力竭后撤,退上基利尼山区。
莫德尔的行动,牵制了布军十几万有生力量,还把布军原本投放到希腊-奥斯曼战场的装甲部队干掉过半,导致布军在保加利亚和奥斯曼方向的突击变得乏力,直到圣诞节也没能打到伊斯坦堡郊区。
最终在平安夜这天,布军在东线也只达到一座名叫锡利夫里的小镇,那里距离伊斯坦堡市区还有最后30多公里,距离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有70多公里(伊斯坦堡市区的欧洲部分就有40公里宽,因为是奥斯曼首都,几千年的大都市)
而且,莫德尔的行动还极大地吸引了布军的注意力和侦查力量。
同期,德玛尼亚人却在北线小心翼翼地集结兵力,平安夜大反攻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
布军在泥潭里陷得越深,到时候就越难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