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这座哨所后,侦查部队继续前进,又摸了两三公里远,前面又有防守更严密、驻军更多的前哨阵地。这里的布列颠尼亚人倒是没有给他们偷袭的机会,看起来很紧张,戒备森严,应该是之前听到了枪炮声,只是还没搞清楚情况,没有收到无线电示警。
德玛尼亚侦察部队也立刻改变战术,让迫击炮摸到1公里之内,大致观瞄一下,步兵部队则继续推进。
直到被对方发现、布列颠尼亚人的维克斯重机枪开始响起,德玛尼亚这边的迫击炮和掷弹筒才一齐轰鸣,打出密集的弹雨。随后步兵交替掩护冲锋,MG15轻机枪编织出火网猛烈压制。
一番实打实的血战后,再次突破布军一道阵地。
侦查部队的随军电台也在夺取阵地后的第一时间架设好,并且向后方发报:
「我军的进攻已经彻底引起敌军警觉,目前刚夺取敌第2道防线。呼叫炮火按白昼侦查情况,对敌第3道防线火力准备!」
能靠平安夜的松懈和敌人兵力的疏松,先偷掉两道警戒线、沿着山林提前多往前机动七八公里,已经是很赚了,也不能再指望更多。
后方收到电报后,重炮群也开始轰鸣,彻底不再掩饰实力,就对着离开前线10~15公里的敌军预设防线区猛轰。
各个突击营继续往前摸,又摸了20分钟左右,直到摸到己方炮兵正在轰的位置附近,才无线电呼叫炮兵停火并延伸。
炮火一停,突击营立刻摸上刚刚轰过一遍的布军阵地,那里果然还有百十名幸存的士兵,但火力网已经被瓦解。突击营与这些零散幸存的布兵激战一番,很快将其全部杀死。
德玛尼亚人在平安夜的全线总攻,终于惊动了布军后方防线上的将领们,他们也赶紧让后方各条防线的布军尽快做出戒备和反击。
首先被电报挤爆的,就是正驻守在斯特兰贾山脉主岭上、本都大道隘口附近特尔诺夫镇的坎拿大第7师,师长德利斯少将。
「师长,我们在北边的前两道哨所和观察线都被敌人悄无声息突破了!敌人已经在强攻我们的第三道防线,炮火准备很猛烈,我们快要顶不住了,请求支援!请求允许撤退!」
「皇家纽芬兰团即将在特尔诺夫以北被敌军围歼,敌人已经突破了我们的两翼!请求撤退!」
德利斯少将是个古板的军人,没什幺变通的本事。
在地球位面的索姆河战役中,黑格上将让他的师冲,他就死心眼地真冲,结果其麾下的皇家纽芬兰团在交战的第一天就被MG08枪毙殆尽,全团覆灭。
此时此刻,他又哪里敢自行下令允许部队撤退?
他只能要求部队坚定守住、等待转机,然后层层向上请示。
很快,他就请示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负责整个保-奥边境防线防务指挥工作的布第8
军军长、亨特.韦斯顿中将那里,向军长求援。
亨特.韦斯顿倒是反应还算快,听说斯特兰贾山脉方向有德玛尼亚突击营尝试突破,而且居然半夜之间都摸到布军第三道防线了,也是大惊失色:
「什幺?你说敌人已经打到距离你驻扎的特尔诺夫镇只有12公里的地方了?这不可能!他们怎幺做到的!特尔诺夫镇北边30公里,不都是莽莽密林,没发现有什幺敌人动向幺?
前几天的航拍侦查,敌人在防线东段的驻军不是还在布尔加斯幺?他们的主力明明在我这边才对!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批准你收缩兵力,把特尔诺夫镇以北的部队逐次撤下来,集中兵力死守特尔诺夫隘口的坚固筑垒地带!」
亨特.韦斯顿中将自己的军部,是被设在了埃迪内尔城,那地方在德利斯少将驻地的特尔诺夫镇以西足足70公里。
埃迪内尔城已经位于斯特兰贾山脉的最西边,也就是保-奥边境从山区向平原过渡的那一片。
布军高层此前一直觉得,就算德玛尼亚人有增援奥斯曼的风险,那他们的主攻方向也该是放在埃迪内尔附近,而不可能是斯特兰贾山区。
所以亨特.韦斯顿中将作为军长,当然要亲自坐镇埃迪内尔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