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长的样子不像是在拿我们寻开心。」林弦迟疑了一下说道。
「但就算是真的现在是不是也还太早了,开学我也才高二下半期。」林年有些莫名其妙:「而且出国留学需要经济担保吧?」
「李院长说她愿意当担保人。」林弦端起碗又放下看起来是想好好说一下这件事:「据说她推荐的是一家开在芝加哥远郊的私立大学。」
「美国?那不更扯淡,什幺家庭条件才去得起美国留学啊。」林年显得兴趣缺缺:「而且还得考托福,好麻烦的。」
说到这个地步上,林弦干脆直接说道:「李院长说,学校那边愿意发奖学金。」
林年沉默了,低头刨了两碗饭思考了一会儿说:「李院长该不是要把我卖到中东去挖煤吧?」
「有这个可能。」头一次的林弦没有谴责林年大逆不道的发言,而是一脸认真的在思考这个可能性——现在这情况看起来的确挺有阴谋味的。
两姐弟这些年生努力的活下来都深知了一个道理,这世界上掉的馅饼都是加了迷魂药的,就跟酒吧里的路人送的免费鸡尾酒其实并不免费一个道理。
「听李院长说,学校名字好像是叫什幺卡塞...卡塞尔?」林弦想了想还是说道:「要不你下午去网吧查一查看看有没有这所学校。」
「你名字都记不清,找个借口敷衍了吧。」林年摇摇头说道:「顺便再跟其他孤儿院里出来的有联系的几个说一声,让他们对李院长留几个心眼,现在的世道什幺事情都说不定。」
「那你准备读什幺大学,有方向了吗?」林弦点了点头问道。
「没方向。」林年说道:「学校考好了读不起,考差了又不想读。」
「高考志愿往好了填,学费的事情总有办法。」林弦敲了敲碗边:「能不能上是本事问题,上不上得起是经济问题。」
「以前怀才不遇被饿死的酸文人海了去了,到头来还是经济问题。」林年无所谓地说道:「我怎幺样都无所谓了。」
「该怎幺办你心里自己有数。」林弦说完这句话后就不再多说了。
她一直都很知道说话里留白的艺术,只是这种艺术经常会让她对桌的人想很多,想的越多就会越难受,直到谅解,然后退让。
「嗯。」林年回答。
「吃完了自己收拾,我下午还有班,晚上不回来吃了。」林弦放下碗筷脱掉围裙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换衣服去了。
餐桌上的林年拿着筷子举了很久,最后还是放下了,他忽然没什幺胃口了。
客厅里大打开的窗户外有过堂风吹了进来,今年的倒春寒来的早了一些,满屋子都是凉意,直沁到人心底,细细一闻似乎还能闻到一股独属于这座滨海城市的涩味。
2009年,2月4日,立春。
林年16岁,林弦20岁,双孤,于这座滨海城市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