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是老年版鄢懋卿吧?【求月票】
且、且慢?!
朱厚熜始料未及,已经准备好的嘲讽笑容凝固在脸上,眼珠子却不由瞪了起来。
这老东西今日究竟搞什么鬼,为何不按套路出牌?
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他竟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便痛快应了下来,还说什么当仁不让?
是朕听错了,还是他老糊涂了?!
最重要的是。
鉴于登基之初那场新政的失败教训,他始终觉得现在这么做太过激进。
此事引起朝臣反对还好说一些,一旦果真引发山西动乱,那便有可能是天大的事情。
届时山西边军发生了叛变,自然越发不可能顺利达成通贡之事,俺答便也一定会发兵南下,倘若两股兵马合成一股,必将直接威胁京城安危。
所以,他认为这件事还是应该温和一些,事缓则圆。
尤其是在处理翟銮、张瓒和杨博的时候,还是应该留些余地,不宜一上来就将他们逼上绝路。
仔细想想,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山西的代言依靠的是什么?
自然是与山西那些卫所边将的利益关系!
翟銮自然不必多言,身为内阁阁臣,他在无形之中便可影响许多军国政策。
张瓒则是兵部尚书,大量边将的举荐与任命都出自他手。
而杨博虽是一个小小的职方清吏司郎中,但却主管军功升迁之事,亦可借职务之便利与边将眉来眼去,利益交换。
这简直就是一套完整且密切的利益链条。
这三个人极有可能已经代表了山西的边将群体,骤然动了对他们三人下狠手,也极有可能令那些边将内心惶恐,倘若有人过于敏感,一旦异动便可能一呼百应。
心中想着这些。
朱厚熜忽然又想起一件发生在嘉靖十八年的事情。
彼时翟銮奉命巡视九边守备部署,杨博那时便是职方清吏司郎,作为兵部派去的代表随行。
抵达甘肃时,竟忽然冒出来一大群少数民族部众阻塞道路请求赏赐,将翟銮拦在了路上。
彼时翟銮身边只有不足百人的仪仗护卫,心知这些边境的少数民族部众十分彪悍,动不动就杀官攻城。
可是因为请求赏赐的人数过多,给又拿不出,不给又进退两难,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十分紧张,竟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