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桌上那本翻开的、印着红色字体的台历:
“今天是周五。你抓紧时间,下班前把手头的工作交接清楚。个人物品也收拾好。”
他的手指向上指了指天板,“明天上午。”语气不容商量,“搬到楼上去。赵厂长办公室外间的资料室已经腾出来了,以后就是你的办公室兼值班室。”
阳光明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了一眼,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预制板楼板,看到三楼那个即将属于自己的、离厂里决策核心更近的狭小空间。
一丝微妙的激动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心头交织。
“还有件事。”韩鸣谦的语气平缓下来,透出对年轻人实实在在的关怀,“按照厂里惯例,担任厂领导专职秘书后,你的行政级别会相应提升。”
他拿起桌上的钢笔,在一张便签上写了几个字,推到阳光明面前,“初步定为行政二十七级,九级办事员,每月工资三十元整。”
三十元!
这三个字像带着温度,瞬间熨帖了阳光明的心房。
比他现在的二十三元足足提升了七元!
在物资极度匮乏、一切凭票供应的年代,这七元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家里的饭桌上能多出一盘荤腥,姆妈紧锁的眉头能舒展一些,阿爸身上或许能添件不那么打补丁的衣裳。
他仿佛闻到了姆妈在狭小灶间里熬猪油时那诱人的香气,心头猛地一热,一股酸楚的暖流涌上鼻尖。
“行政二十七级,只是专职秘书的起点。”韩鸣谦敏锐地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光亮,语重心长地补充道。
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在提醒新水手,“这个位置,既是平台,也是熔炉。干得好,是青云梯;干砸了,就是断头台。
只要你稳稳当当地坐住了,不出大的纰漏,后面按部就班,级别待遇还会稳步提升。小阳啊……”
韩鸣谦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嘱托的以及沉甸甸的警告意味:
“这是你人生中一个极其重大的机遇!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
抓住了,前途无量;抓不稳,或者行差踏错,也可能万劫不复。
务必……慎之又慎!务必……如履薄冰!务必……全力以赴!”
阳光明感到肩上的担子骤然沉重,压得他几乎要屏住呼吸。
但心底那份渴望已久的目标终于实现的笃定感,又像磐石一样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他猛地站起身,挺直腰板,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向韩鸣谦深深鞠了一躬,额头几乎要碰到桌面:
“韩主任,谢谢您的信任和提点!这份信任,这份责任,我阳光明铭记在心,刻进骨子里!一定全力以赴,如履薄冰,绝不敢有丝毫懈怠!绝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绝不给您丢脸!”
“好!”韩鸣诚也站起身,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带着暖意的欣慰笑容。
他绕过桌子,走到阳光明面前,用力拍了拍年轻人厚实的肩膀,那力道带着信任和期许,“去吧,去赵厂长那里。记住我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住。”
……
副厂长办公室在厂部大楼的三楼东侧,走廊尽头。
比起韩鸣谦的主任室,这里更宽敞明亮一些。厚重的深棕色木门紧闭着,门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长方形木牌。
阳光明站在门外,深吸一口气。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刚才那场小雨的湿润,混合着大楼特有的石灰和旧木料的味道。
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但熨烫得异常平整的“的确良”白衬衫领口,又仔细抚平了袖口上的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细微褶皱。
然后,他抬起右手,指关节在光滑的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笃,笃,笃。”
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请进。”门内传来赵国栋沉稳而略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清晰有力。
阳光明轻轻推开门。
午后的阳光正盛,透过高大的、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慷慨地洒满大半个房间。
赵国栋正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阳光勾勒出他宽阔厚实的肩背轮廓,军人的挺拔气质依然鲜明。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短袖衬衫,领口扣得一丝不苟。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
那是一张国字脸,浓眉,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军人特有的审视感,但此刻眉宇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赵厂长。”阳光明在办公桌前约一米处站定,双脚并拢,微微欠身,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问候,尽量滤去沪语的尾音。
“小阳同志,来啦。”赵国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像春风吹化了坚冰。
他指了指对面那把蒙着墨绿色灯芯绒布面的椅子,“坐,别拘束。”
阳光明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姿态恭敬而不显拘谨,努力表现出符合新身份的沉稳。
“韩主任都跟你谈过了?”赵国栋端起桌上那只同样印着大红“奖”字的搪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沫子,杯沿一处磕碰的小缺口清晰可见。
“是的,赵厂长。韩主任已经向我传达了组织的决定,并详细提点了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阳光明回答得简明扼要。
“嗯,老韩办事稳妥,他的提点很重要,你要牢记在心,时刻对照。”
赵国栋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阳光明年轻而沉稳的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经过考察后的满意。
“把你调到身边来,是经过组织考察和慎重考虑的。”
赵国栋的语气平和而有力,每个字都像经过锤炼,“你进厂时间虽然不长,但表现出的能力、悟性,尤其是那股子沉稳劲儿,我和韩主任都是看在眼里的。
特别是文字功底和办事效率,在厂务办这批年轻人里,算是拔尖的。”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扬了扬:“喏,上次技术革新交流会那份发言稿,就是你主笔的吧?写得就很好嘛!
思路清晰,数据扎实,既讲清了技术关键点,又突出了我们红星厂工人的实干精神和集体智慧,分寸把握得不错。
市工业局的同志下来调研时,还特意提了一句,说材料写得实在。”
“谢谢赵厂长肯定!主要还是厂里技术革新工作做得扎实,车间老师傅们贡献大,我不过是如实整理汇报,把大家的功劳记录下来。”
阳光明谦逊地回应,心头却因这份来自顶头上司的认可而微微发热。
“实事求是是好的。”赵国栋点点头,话锋一转,“不过,专职秘书的工作,和你在秘书组跑腿、写材料,性质和要求都有很大不同。你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把自己从‘办事员’提升到‘助手’的层面。”
他伸出两根手指,指节粗壮有力:
“第一,视野要更宽。
不能只盯着手头的一件具体事,满足于上传下达。
要时刻了解全厂的生产动态、技术难点、人事关系、甚至兄弟单位的动向、上级部门的最新精神。
脑子里要有一盘棋,胸中要有一本账。
我需要的时候,你能随时提供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和有见地的参考意见,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第二,站位要更高。”
赵国栋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引导阳光明看向更远的地方。
“处理问题、协调关系,要站在我这个副厂长的角度去思考,去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