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然而,他的思绪却飘得很远。

冰箱空间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物资——包装哨炫目的进口巧克力、带着异域风情的腰果——在这个环境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如同烫手山芋,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拿出来?太扎眼,太招摇,无异于引火烧身。

他需要的,是那些能完美融入这石库门烟火气、外表朴实无华、甚至带着点“土气”,却能实实在在暖人肠胃、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

米线、猪油、奶粉、腊肠、栗子……还有那只酱肘子,都是他反复思量、精心挑选后的结果。

它们普通,是这个年代可能出现的“调剂品”模样,却又在普通中蕴含着超越这个时代的丰足与品质。

他走到一张被夜露打湿、显得颜色深沉的木质长椅旁坐下。

长椅的油漆早已剥落,露出木头的原色。

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暖暖地洒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最后一丝凉意,带来一种慵懒的舒适感。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块半旧的魔都牌手表——时间差不多了。

临近中午,各家各户的采购应该都接近尾声,石库门里正是人声鼎沸、锅碗瓢盆磕响、物品进出的“混乱”时刻。

也正是“浑水摸鱼”、将东西名正言顺带回家的最佳时机。

借着月初发工资后家家户户都有进项、都买东西的由头,他多拿出一点来补贴家用,也显得顺理成章,不会过分引人猜疑。

阳光明起身,目光在公园里锐利而快速地扫视一圈,寻了个最为僻静的角落。

这里背靠着一棵粗壮繁茂、树皮斑驳龟裂的香樟树,浓密如盖的树冠投下大片深邃的阴影。

旁边是修剪得整整齐齐、长得极为茂密的冬青丛,一人多高,郁郁葱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视线难以穿透的绿色屏障。

他凝神静气,侧耳倾听片刻,确认四周无人,远处打拳的老者背对着这边,孩子们的笑闹声在另一头,也无人留意这个不起眼的角落。

耳畔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意念微动,首先从冰箱空间里取出的是,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一个半旧的大号帆布袋挎包。

帆布袋是军绿色,洗得发白泛灰,边角处磨损得厉害,露出里面粗糙的线头,提手处还用深蓝色的布条仔细地加固缝过几道——是这个年代最常见、最不引人注目的款式,甚至可以说带着点“艰苦朴素”的象征意味。

这是他精心挑选的、今后要用到的常备装备之一。

接着,他开始挑选物资,意念锁定,一件件物品凭空出现,被他迅速而有序地、像布置精密任务一样塞进大挎包里:

四斤米线。用最寻常的、厚实粗糙的牛皮纸包裹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再用结实的纸绳横竖捆扎得结结实实,像一块沉甸甸的灰色砖头。

一斤猪油。凝固成雪白细腻、如同羊脂玉般的膏状,盛在一个粗糙的深棕色陶罐里。

罐口封得严严实实,确保一丝油星都不会渗漏出来,只有凑近了才能闻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凝固油脂的荤香。

一斤奶粉。这是他特意给小侄子壮壮准备的营养品。

奶粉被小心地倒进一个印着褪色“光明”商标的旧玻璃罐里,罐盖拧得紧紧的。

二斤栗子仁。颗颗金黄油亮,饱满诱人,散发着坚果特有的、温暖的清香。同样用粗糙的黄草纸包好,扎紧。纸包外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二斤腊肠。腊肠呈现深红色,油润紧实,表面带着自然风干的褶皱和细微的白色盐霜,隐隐透出高粱酒的醇香和精选猪肉的咸鲜。

同样被黄草纸仔细包裹起来,那独特的、混合着酒香肉香的浓郁气息被厚厚的纸张尽力锁住。

一只酱卤猪肘子。这是今天的重头戏,也是“硬通货”。

酱红的色泽深沉诱人,颤巍巍、半透明的胶质层在光线下闪着诱人的油光,紧实的瘦肉纹理分明,肥肉部分晶莹剔透。

浓郁的卤香混合着肉香,霸道无比。

它被厚厚的、防油性极佳的牛皮纸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紧,再用细麻绳捆扎得密不透风。

饶是如此,在最细微的缝隙间,仍有一丝勾魂摄魄、令人垂涎的肉香顽强地溢出,钻进鼻孔。

挎包迅速变得鼓鼓囊囊,沉甸甸地坠手,帆布袋的带子深深勒进肩膀。

阳光明蹲下身,借着树影的遮蔽,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所有包裹都严实紧密,没有明显的破绽,外观就是一个采购归来、装得比较满的普通帆布袋。

他掂了掂分量,那份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收获感压在掌心,也压在心头,带来一种踏实的暖流,也伴着一丝隐秘行动带来的轻微紧张。

拿回家的东西不能更多了!

他心里很清楚,装进挎包里的这些东西,已经有些超出常规。可面对这个难得的好时机,他还是决定小小的任性一次。

他有每日刷新的冰箱,却要受制于现实,不敢过多的补贴家里,这也是一种煎熬。

确认一切妥帖,他这才提起帆布袋,用力挎在肩上,深吸一口气,调整好面部表情,神色自若,步履平稳地走出了香樟树浓密的荫蔽,汇入了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