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阳光明话不多,但总能恰到好处地接话、添酒、布菜,不动声色地将席间的气氛调节得温暖融洽,照顾着每个人的情绪。

苏淑芬则安静地照顾着老太太吃饭,不时轻声细语地问老太太想吃点什么,把鱼肉仔细剔去刺,把青菜夹得细碎。

偶尔插一两句话,也是得体大方,显露出教师的素养。

没有一个人提起厂里的工作,话题始终围绕着生活、家庭、见闻、风土人情。

两瓶茅台在推杯换盏间,不知不觉见了底。

郎天瑞已是满面红光,额头冒汗,说话舌头都有些大了,但眼神里的兴奋、感激和对未来母亲病愈的希望丝毫未减。

赵国栋也喝得尽兴,脸上带着放松而愉悦的笑容,话也比平时多了不少,笑声爽朗。

阳光明喝得最少,始终保持着清醒。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气氛热烈融洽。

直到下午一点多钟,日头高照,蝉鸣依旧,才告结束。

阳光明帮着苏淑芬收拾了一下碗筷。

赵国栋又坐着喝了杯酽茶,再次关心了老太太几句,嘱咐好好休息,便起身告辞。

郎天瑞和苏淑芬一直将赵国栋和阳光明送到楼下,看着阳光明走出家属院那扇铁栅栏门,身影消失在林荫道的尽头,才满怀感激地转身上楼。

走出红星国厂家属院那略显陈旧的大门,午后的阳光正烈,白地晒在水泥路面上,蒸腾起一股灼人的热浪。

蝉鸣声此起彼伏,更添了几分盛夏的燥热。

阳光明走到一个僻静的、有高大梧桐树遮荫的墙角,浓密的树冠投下大片荫凉。

他借着树影的掩护,稍作停顿。

肩上的挎包,悄然多出了两样东西:两包用粗糙黄纸包着的一斤装的红;还有两包用牛皮纸袋装着的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葡萄干。

他把它们仔细地塞进挎包深处,盖好盖布,这才重新走入炽热的阳光里。

冰箱空间里的东西每天刷新,但拿回家的理由却不好找,他也只能见缝插针的寻找机会。

回到熟悉的石库门弄堂时,正是午后最安静慵懒的时分。

父母和兄嫂刚睡起午觉不久,空气中还残留着一点午睡的静谧。

张秀英正站在晒台上,晾晒刚刚洗好的衣服。竹竿上挂满了各色衣物,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微的、清脆的“滴答”声。

“明明回来了?怎么样?郎科长家还好吧?”张秀英看到儿子,停下手中抖开一件衬衫的动作,关切地问。

又顺手在洗得发白的围裙上擦了擦湿手,脸上带着期待。

“挺好的。郎科长和他爱人都很客气。老太太的精神看着也还可以。”

两人都回了前楼家里,阳光明放下挎包,从里面拿出那两包红和两包葡萄干,递到母亲手里。

“喏,姆妈,这个是郎科长他们硬要我带回来的。”

“啊?这个……”张秀英看着手里沉甸甸、隔着纸袋都能闻到甜香和果香的东西,愣住了,脸上的笑容凝住。

“红?葡萄干?这……这怎么行?咱们是去感谢人家的,怎么还往回拿东西?”

她脸上写满了意外和不安,觉得这不合规矩。

阳光明解释道:“我带了一些营养品过去,他们觉得太贵重了,死活不肯让我空手回来。

郎科长爱人苏阿姨说了,礼尚往来,硬塞给我这些东西。

说是不收下,他们心里过意不去,成了收受礼物了,会让人说闲话。

推来推去推不脱,只好带回来了。”

他语气带着点无奈,但眼神坦然。

“哎哟,这个郎科长一家人,真是忒讲究了!”

张秀英看着手里的红和葡萄干,脸上的不安渐渐被一种理解和赞赏取代,嘴角重新弯了起来,“懂得礼数,是好人家。”

阳永康也背着手踱了过来,拿起一包葡萄干,对着光看了看里面金黄的颗粒,又掂了掂那包红,点点头,慢悠悠地说:

“嗯,是讲究人。光明,这事你办得对。人家回礼,是礼数。硬推反而不好,显得生分。”

他语气里带着一种世事洞明的通达和认可。

李桂和阳光辉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李桂拿起一小粒葡萄干,塞进壮壮好奇张着的小嘴里。

小家伙立刻咂摸出甜味,高兴地拍着小手,含糊地叫着:“甜甜!”

阳光辉看着那金黄的葡萄干,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一家人对郎天瑞一家的印象,因为这恰到好处的“礼尚往来”,变得更好了几分。

这份情谊,在有来有往中显得更加纯粹、温暖和有人情味。

空气中,仿佛也弥漫开了红那淳朴的甜香和葡萄干那阳光晒过的淡淡的果味。

这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氤氲出一种平淡日子里,因人情往来而格外温暖的烟火气,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