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她也拿起笔,在自己本子的空白处,认真地、带着点模仿意味地写下:

呐喊如雷鸣,双耳震欲聋。室内口号响,窗外蝉鸣长。

写完,也学着阳光明的样子,把本子朝中间推了推,带着点期待看向他。

阳光明看到这行稚气又真实可爱的反馈,差点笑出声。他强忍住,提笔又写,笔尖划过纸面发出好听的沙沙声:

无妨,心远地自偏。学学五柳先生,神游方外天。

他巧妙地用了陶渊明的别号。

林见月看到“五柳先生”和“神游方外天”,眼睛倏地亮了。

她读过《桃源记》和《饮酒》,极爱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她立刻回应,字迹带着点小兴奋:

此地桃源?口号连天入九霄!

阳光明莞尔,这姑娘反应真快。他继续写,笔锋似乎也带上了笑意:

非也,桃源自在心田间。此刻,身畔有清泉,心静自然甜。

“身畔有清泉”……林见月看着这五个字,心头猛地一跳,仿佛一颗小石子投入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这“清泉”是指?她下意识地抬眼看向阳光明,他正微微侧头看着她的本子,侧脸轮廓在礼堂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俊朗。

她感觉自己的脸颊“腾”地烧了起来,慌忙低下头,笔尖在纸上悬停了片刻,才带着点掩饰不住的慌乱和羞涩写下:

不懂……你这是啥意思。

阳光明看到这带着明显明知故问的娇嗔,笑意更深。

这姑娘,真是单纯又聪慧得可爱。他想了想,决定换个更安全又同样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上次你讲喜欢读《海燕》,最喜欢哪一句?

高尔基的《海燕》是这个年代少数被允许、甚至被推崇的外国进步文学作品。

提到书,林见月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眼睛重新亮了起来:

“最喜欢: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老有劲了!像真的看到闪电劈下来!”

字里行间充满激动。

“是的!海燕是暴风雨的精魂!它的翅膀,划破的是黑暗,召唤的是黎明。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是明知艰险仍要飞翔!”

阳光明写下自己对勇气的理解。

“你讲得真好!我喜欢它不怕风暴的样子!”林见月由衷赞叹。

“风暴过后,天空会更蓝。海燕的信念,就是穿透乌云的阳光。”阳光明写下充满希望的一句。

“嗯!我相信!”林见月用力写下,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台上的报告者换了一位又一位:

有扎根北大荒的知青代表,讲述如何在“广阔天地炼红心”,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有纺织厂“铁姑娘”突击队长,用高亢的嗓音分享“妇女能顶半边天”,连续创下生产新纪录的“豪迈”;

有机械厂技术革新能手,细数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简陋条件下攻克“帝修反卡脖子”难关的日夜……

激昂的语调、重复的誓言、相似的苦难磨砺与革命荣光,汇成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声浪,冲击着礼堂的每一个角落,也试图冲刷每个人的思想。

然而,在礼堂后方这个小小的、靠近高窗的角落里,另一场无声的交流正在悄然进行,流淌着与台上截然不同的韵律。

阳光明的硬壳笔记本和林见月的软皮笔记本,像两个小小的、秘密的舞台。

阳光明凭借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熏陶出的敏锐、深厚的积淀和超越时代的视角,写下的句子风趣幽默,比如:

台上声嘶力竭表忠心,台下春蚕食叶笔不停。我们这算不算‘思想的野马脱了缰’?

或引经据典,富含诗意,比如:

梧桐叶影碎摇光,恰似心绪不成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或信手拈来的调侃,比如:

想起周文豪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嗯,算了,还是听报告吧。

字里行间充满了特异的美感和从未见过的幽默,像为她打开了一扇隐秘的窗。

“嘘!当心被‘革命洪流’冲走。”林见月俏皮地警告,带着点小紧张和小兴奋。

“不怕。洪流之中,自有方舟。譬如,聊聊你喜欢的普希金?”阳光明巧妙引导。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林见月写下她记得最牢的一句。

“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阳光明补全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下半阙。

“你也喜欢这句!”林见月惊喜。

“喜欢他诗中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情,像暗夜里的星火,永不熄灭。”阳光明写下他对诗人的理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