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在组织程序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阳光明本人却并未对此投入过多的关注,一切静等结果就好。
时间悄然滑入了一九七二年的一月。北风凛冽,年关将近。
十号这天,厂里广播站的中午新闻播报时段,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然而,今天播报的内容里,却有一则消息让许多正在食堂吃饭的工人停下了筷子,侧耳倾听。
全市“优秀青年干部”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广播里,播音员用清晰而昂扬的语调,逐一念出了十名来自不同战线、不同单位的青年干部的名字,他们获得了这项殊荣。
当念到“红星国厂财务科科长阳光明”这个名字时,食堂里顿时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声。
“呀!是财务科新上任的那个小科长!”
“阳光明?不就是张秀英家那个老三?真厉害啊!”
“全市才评十个?这可不是厂里评先进,这是市里的荣誉!这可真是不得了的大喜事!”
议论声如同水波般,在各个餐桌间迅速荡漾开来。
布机车间的女工们所在区域,更是瞬间热闹起来,大家几乎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正埋头吃饭的张秀英。
张秀英正端着饭盒,夹起一筷子青菜,听到广播,整个人明显地愣了一下,筷子停在半空,随即脸上涌起难以置信的巨大惊喜,嘴里的饭菜都忘了咀嚼。
她只觉得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一下子涌上头顶,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工友们的祝贺和惊叹声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膜,听得既真切又有些模糊、不真实。
“秀英!秀英!听见没!你家光明!全市优秀青年干部!了不得啊!”旁边的王大姐用力推了她的胳膊一下,声音里充满了与有荣焉的激动,比她自己得了奖励还高兴。
“哎呀!听…听见了…真是光明!这孩子!真是……真是……”
张秀英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语无伦次,眼睛因为巨大的喜悦和骄傲而迅速湿润起来,泛起泪光。
她努力想低下头,想做出谦虚低调的样子,可嘴角那灿烂的笑容却怎么都压不下去,怎么也控制不住脸上洋溢的光彩,只好假装用力扒拉饭盒里的饭菜,心里却像开了锅的热水一样,沸腾翻滚,喜悦之情满得快要溢出来。
下午回到车间,更是迎来了新一轮、更为热烈的祝贺浪潮。
张秀英这次牢记着儿子的反复叮嘱和自身“要有觉悟”的告诫,面对工友们的羡慕和恭喜,表现得格外谦逊和低调。
“都是组织上培养得好,领导看得起他,给了这个机会。”
“运气好,赶上了,厂里符合条件的年轻人也不止他一个。”
“这孩子没别的,就是还算踏实,肯干,领导交代的工作知道下力气去完成。”
她反复说着诸如此类的话,将功劳全部归于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归于儿子的踏实肯干,绝口不提任何其他因素,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得意忘形。
她这种真诚而谦卑的表现,反而赢得了车间里上下下更多的好感与尊重,大家私下议论都觉得,张家这家风真是没得说,儿子出息却不骄不躁,母亲本分不张扬,真是家教好。
与布机车间的热烈气氛相比,财务科内部则显得平静和克制许多。
科里的同事们自然也都听到了广播,大家看向阳光明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和羡慕,但也仅此而已。
毕竟阳光明如今是科室领导,身份不同,大家即使内心激动想祝贺,也只是在私下里低声议论几句,或者在工作间隙,借着请示汇报工作的由头,真诚地说上一句“恭喜科长”。
阳光明对此一律报以谦和而平静的微笑,表示感谢大家,并总是很快地将话题引回到亟待处理的工作业务上,态度一如既往的沉稳、专注。
仿佛这项足以令人艳羡不已的耀眼荣誉,并未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改变。
真正的、更具实质性的变化,发生在几天之后。
一月十六号,厂劳资科照例下发了一份关于本月工资级别调整的简短通知名单。
在当欠工资待遇普遍冻结的大背景下,这种调整极为罕见,名单通常很短,能够获得调整资格的人堪称凤毛麟角,每一次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然而,这一次,阳光明的名字再次赫然出现在那份简短的名单上。
而且,调整的幅度令人咋舌:他的行政级别,由原来的行政十九级,连升两级,一跃调整为行政十七级!
这意味着他的月工资也从原来的七十八元,直接大幅提升到了九十九元!距离突破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更大的巨石,激起的波澜和震动,远比之前“优秀青年干部”评选结果揭晓时,更为剧烈和广泛。
原因无他,工资级别的调整,在当时看来,是比职务提升更为实在、更让人羡慕和眼热的事情。
职务上去了,是政治荣誉和责任的增加,但如果行政级别不动,工资待遇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而行政级别的提升,尤其是一次性提升两级,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收入增加,是看得见、摸得着、能立刻改善生活的硬实惠!
阳光明才二十岁,刚提了正科长的职务,又获得了难得的市级荣誉,这已经足够让人惊叹其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如今,竟然连行政级别也获得如此大幅度的提升,一口气蹦到副科顶格的十七级,距离正科职务对应的十六级标准也仅仅只差一级!
这晋升速度,在红星厂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消息一经传开,在全厂范围内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劳资科里,阳光耀拿着手里那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的调整名单,看着弟弟的名字和后面那醒目的“行政十七级”,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无比自豪和欣慰的笑容。
周围的同事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祝贺。
“光耀,你弟弟这回可是……让我说什么好呢!这速度,坐火箭也就这样了吧?”
“二十岁的行政十七级!月工资九十九块!这怕是破了咱们厂建厂以来的记录了吧?”
“啧啧,‘优秀青年干部’这荣誉这么管用?看来以后咱们厂里的年轻人也得拼命争取争取才行啊!”
听着这些议论,阳光耀心里早已乐开了,甜滋滋的,但表面上还是努力保持着冷静和谦虚。
他把原因主要归结于弟弟这次获得的硬核荣誉和上级的政策倾斜。
“主要还是市里这次评选的荣誉分量重,听说含金量很高,上级领导要树立典型。”
“组织上这也是要借此表明一种导向,鼓励我们广大年轻干部扎根岗位、好好干、出成绩。”
“级别提了,工资涨了,责任也更大了,对他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和考验,以后得更努力才行。”
他话说得周全妥帖,滴水不漏,既充分肯定了荣誉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要更加努力回报组织的态度,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同时也将其他人可能产生的嫉妒心化解到最低。
车间里,张秀英再次成为了绝对的焦点和中心。
这一次,她甚至比上次儿子被任命为科长时还要激动和兴奋。
工资一下子涨了二十多块!
一个月九十九元!
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八级工老师傅的收入水平了!而且行政十七级!
这是多大的面子和肯定啊!
她感觉自己的脸上光彩照人,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浑身充满了干劲。
但她依旧牢牢记着要低调、要谦虚的准则。
面对工友们的羡慕和潮水般的祝贺,她反复强调:
“是孩子运气好,碰巧得了这么个荣誉,赶上政策了,领导关心爱护。”
“以后更要督促他好好工作,可不能骄傲,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她甚至主动说道:“工资涨了是好事,但日子还得照常过,不能铺张浪费,要想着还有更多困难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