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08章 207.荣誉加身.行政17级.大虎选择.上门拜访

阳光明站在弄堂口,深邃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直至那两点红色的尾灯彻底融入并湮灭在浓重的夜色里。

深冬的晚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一阵阵掠过他的面颊和脖颈,却丝毫无法吹散他心头的澎湃暖意以及那一丝如同梦境般的不真实感。

这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其戏剧性和巨大的转折,甚至让他此刻静立风中,仍感到几分恍惚,需要慢慢咀嚼和消化。

两年前那个闷热夏天的举手之劳,一次发自本能的善心救助,竟在时光的酝酿下,于今日结出如此硕大而意想不到的果实。

这果实不仅甘甜了自己家——为哥哥阳光耀的婚事增添了最坚实的保障,更可能如同一把钥匙,彻底打开好友楚大虎身上那看似无解的命运枷锁,为他照亮一条前所未有的坦途。

他在弄堂口又静立了片刻,让清冷的空气帮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这才转身,踩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石板路,向弄堂深处走去。

家里依旧灯火通明,虽然客人已散,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兴奋未消的热闹气息,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欢愉。

“明明,回来了?贺领导他们走了?”母亲张秀英第一个迎了上来,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红晕,眼神里充满了急切的好奇与一种未能完全平复的激动,手里原本在收拾的抹布都忘了放下。

父亲阳永康也放下了那杆陪伴他多年的烟袋,目光从窗外收回,投注在小儿子身上,虽未立刻开口,但那沉静眼神中的询问之意却十分明显。

哥哥阳光辉、嫂子李桂,甚至连已经被哄着准备睡觉、揉着惺忪睡眼的壮壮,都睁大了眼睛望着他,等待着分享后续的消息。

“嗯,走了。先绕道去看了楚叔楚婶,然后才把我送回来的。”阳光明点点头,动作熟练地脱下外套,挂在了门边的衣帽钩上。

“快说说,贺领导他们去了楚家,都说什么了?情况怎么样?”张秀英拉着儿子的手臂,让他在方桌旁坐下,连珠炮似的发问。

她心里既由衷地为楚家感到高兴,又隐隐夹杂着一丝担心,怕双方阶层差异过大,会让老实巴交的楚家夫妻手足无措和尴尬。

阳光明理解母亲的心情,笑了笑,接过大哥递来的一杯温茶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这才将楚家的情况细细道来。

他语速平稳,描述细致:贺振中如何毫不介意地、主动紧紧握住楚父那双沾满机油气和油污的手;

刘雅娟如何亲切地将那份在楚家看来极尽丰厚的礼物,塞到不知所措、连连推拒的楚母手中;

以及老两口那淳朴的惶恐、巨大的激动与笨拙却真诚的感激。

张秀英还是那么的感情丰沛,忍不住侧过身,用衣袖轻轻抹了抹湿润的眼角。

“好人啊……贺领导一家真是念旧情、懂礼数的好人!那么大的官,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难得!”

张秀英的声音有些哽咽地感叹道:“你楚叔叔是实实在在的老实人,这下好了,大虎那孩子总算有指望了,他们家的苦日子,总算能看到头了,真是菩萨保佑……”

阳永康默默地听着,不住地微微点头,拿起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磕了磕,发出清脆的响声:

“积德行善,总有福报。明明和大虎都是好样的。”

他的话一如既往的简短,却带着一家之主特有的分量和十足的肯定。

“对了,明明。”张秀英忽然想起最关键的事,情绪从感动中抽离,变得再次急切起来,“贺领导说的那两条路,具体是咋回事?你跟楚家说了吗?”

“暂时还没细说。”

阳光明摇头解释道:“贺叔叔的意思,这件事由我直接转达给大虎本人最合适。

如果对楚叔楚婶说得太详细,他们两位老人家可能反而会胡思乱想,心里七上八下地不踏实,平添压力和精神负担。

贺叔叔在他们家,主要是再三表达了感谢,仔细问了问家里的实际困难和生活情况,一再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其他的并没有多谈。”

“考虑得周到。”阳永康闻言表示赞同,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这种事,关乎孩子的前程,确实直接跟大虎那孩子沟通更好。他年纪不小了,有主见,也能为自己拿主意。跟他爹妈说,除了让他们跟着干着急,也确实没啥大用。”

一家人又围绕着白天的事和楚家的转机唏嘘感叹了一阵,话题从贺家的平易近人,说到楚家的不容易,再回到自家面临的喜事,直到窗外夜色更深,弄堂里各家各户的灯火相继熄灭,彻底安静下来,才意犹未尽地各自洗漱睡下。

但这个夜晚,阳家小阁楼里的几人,注定难以彻底平静入眠,脑海中依旧如同走马灯般,反复回荡着白日的种种惊奇、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准时的阳光明依旧在固定的时间醒来。

尽管前一天经历了情绪上的巨大起伏和忙碌的应酬,但他多年养成的高度自律并没有丝毫松懈。

起床、晨练、洗漱、吃早饭,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然后,他再次提起那个半旧的军绿色挎包,精神抖擞地出门上班。

走在清晨的弄堂里,相遇的邻居们,目光似乎与往日有些微妙的不同,多了些不易察觉的探究、打量和掩藏不住的羡慕,但并没有人上前贸然开口询问细节。

大家只是用眼神交换着心照不宣的信息。

阳光明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微笑着向相熟的邻居点头打招呼。

他的神情平静自然,步速不疾不徐,仿佛一切如常,昨天那个轰动整个弄堂的坐车的大干部上门拜访事件,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外在的改变。

到了厂里,忙完一上午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午休的铃声响起。

阳光明没有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而是从包里拿出饭盒,请同事帮忙打点饭菜回来,自己则独自留在了安静的办公室。

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信纸和钢笔,拧开笔帽,略一沉吟,理顺了思路,便开始俯身给远在苏北农村插队的挚友楚大虎写信。

这件事对于楚大虎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是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

必须尽快让他知晓全部情况,早一点收到信,他就能早一点开始思考、权衡,早一点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也能早一点从这巨大的希望中获得力量。

钢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声音在静谧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阳光明尽量使用清晰、准确、客观的语言,将昨天发生的事情,包括贺振中的真实身份、其承诺的具体内容,以及给出的“参军”和“回城工作”这两个选择的详细前景和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告诉了楚大虎。

他写得很详细,生怕遗漏任何一点可能影响好友判断的信息。

在信的最后部分,阳光明特别用了大量笔墨加以强调: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最终如何抉择,必须全凭楚大虎自己根据自身的性格、理想、以及家庭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独立决定。

他严格约束着自己,没有在信中给出任何带有个人倾向性的建议,只是以一个挚友的身份提醒楚大虎,前程大事,一定要沉下心来慎重考虑,想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他叮嘱大虎不要急于做决定,一定要考虑成熟、想明白之后,再写信告诉他最终的想法。

写完这封长信,他又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歧义或表述不清的地方,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信纸仔细迭好,装入准备好的信封里,端端正正地写好地址姓名,贴上足够的邮票。

第二天一早,上班路过邮局时,他就将这封薄薄的信,郑重地投进了邮筒那深绿色的投递口里。

寄出信后,便是耐心的等待。

阳光明很清楚,这个年代的信件往来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魔都与苏北农村之间,路途遥远,邮路辗转,一来一回,恐怕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他按捺住心中的期待与些许焦虑,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年底繁忙不堪的工作中。

财务科科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年底更是各种报表编制、年终总结、来年预算的关键时期,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他刚刚接手科里的全面工作不久,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过问、熟悉流程、把握关键,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忙碌,成了冲淡等待的最好方式。

日子在伏案工作、开会讨论、审核报表中,一天天过去,平静而充实。

就在阳光明几乎要忘记时间流逝的时候,大约在他寄出信件的十天之后,贺振中此前曾提及的“优秀青年干部”评选活动,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般,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本仅限于市里各主要机关、局委内部的评选范围,在后续下达的补充通知中,出现了松动和调整的迹象。原本不在评选范围内的工厂干部,也纳入到了评选范围之内。

厂党委办公室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新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广泛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干部人选,并强调了此次评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通知的措辞虽然依旧原则性强,语焉不详,但嗅觉敏锐的人,尤其是厂里的领导们,还是能从中感觉到,这次评选的覆盖范围、重视程度和最终可能带来的影响,似乎提升和扩大了不少,含金量显然增加了。

红星厂党委对此高度重视,田书记特意召集了组织科、宣传科、厂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部署推荐人选工作。

阳光明作为厂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工作成绩突出,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近期配合赵国栋厂长推进技改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加上年龄、资历都完美符合“青年干部”的硬性标准,政治背景清白,自然成为了厂里重点考虑和推荐的对象之一。

经过厂党委会几轮严肃而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了上报的推荐名单,阳光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