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都这样。”阳光明笑道,“等以后你在县医院工作久了,见的世面多了,就不会这样了。”
来到县知青办所在的街道,时间还早,机关单位还没到上班时间。阳光明也不着急,先在附近找了个早点摊子,和阳香梅一人吃了一碗豆腐脑和两根油条,填饱肚子。
等到八点钟,估摸着差不多了,两人才来到知青办门口。
这是一排红砖平房中的一间,门框上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门口放着几张长条椅,已经有三两个人在等着了。
阳光明示意阳香梅在长椅上稍坐,自己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阳光明推门进去。办公室不大,靠墙放着几个文件柜,两张办公桌对着摆放。一个戴着眼镜、四十多岁的中年干部正拿着抹布擦桌子,另一个年轻些的女同志在整理文件。
“同志,您好。我想咨询一下知青工作调动和户口迁移的手续。”阳光明态度谦逊地开口。
中年干部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他一下:“哪个公社的?什么情况?”
“靠山屯公社的知青,阳香梅。她在靠山屯小学担任民办教师,现在县医院同意接收她,想办理工作调动。”阳光明言简意赅地说明情况。
“县医院接收?”中年干部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显然有些意外。县医院可是好单位,一般知青很难进去。“有接收证明吗?”
“目前还没有书面证明,但县医院骨科的霍主任亲口承诺,岗位已经预留了。我们想先来问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办好手续后,医院那边应该会出具正式的接收函。”阳光明解释道。
“霍主任?”中年干部沉吟了一下,似乎在回想是谁,态度明显认真了些,“哦霍振兴主任啊。他点头了,那应该问题不大。”
他放下抹布,坐回椅子上:“接收单位出具正式的接收函和工作安排证明,这是必须的,是第一位的。有了这个,我们这边才能启动审批程序。”
他拿出一张纸,一边说一边写:“你们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知青本人的调动申请、接收单位的接收函、原所在大队出具的同意调出证明、表现鉴定材料,还有户口本、粮食关系证明.”
他一口气说了七八样需要准备的材料。阳光明听得仔细,默默记下,又追问了几个细节,比如表现鉴定怎么写,大队证明需要盖什么章。
中年干部见他对程序很了解,问得也在点子上,解答得也颇为耐心。
最后,阳光明道谢:“太感谢您了,同志。我们这就回去准备材料。等县医院的正式接收函一到,就立刻过来办理。”
“嗯,材料准备齐全了送过来。符合政策规定的,我们尽快办。”中年干部点点头,又低头忙自己的事去了。
走出知青办,阳香梅立刻迎上来,紧张地问:“怎么样?问清楚了吗?”
阳光明脸上露出笑容:“问清楚了,流程虽然有点多,但都是按规定走,没什么特别的障碍。关键是咱们得先把县医院那边的正式接收手续办好,拿到接收函。”
“哦哦,那就好。”阳香梅松了口气。
“走,我们现在就去县医院找霍主任。”阳光明雷厉风行,带着二姐又赶往县医院。
来到医院骨科主任办公室,霍主任正在看病历。见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霍主任有些意外,随即笑道:“怎么样?去知青办问清楚了?”
阳光明把询问到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说道:“霍主任,现在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医院这边出具一个正式的接收函和工作安排证明。”
霍主任爽快地一摆手:“这个简单。我这就让人事科的同志过来一趟。”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了个号码,简单说了几句。没过多久,一个三十多岁、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男同志就过来了。
“霍主任,您找我?”
“小刘啊,这位是阳香梅同志,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不错,人也细心踏实。
我跟院里说过了,安排她到我们科担任病历管理员。你给办一下接收手续,出具一个正式的接收函和工作安排证明。”霍主任直接吩咐道,语气带着科室负责人的权威。
那位刘同志显然已经提前得到过通知,没有任何疑问,笑着对阳香梅点点头:“好的,霍主任。阳香梅同志,请跟我到人事科办一下手续,填几张表。”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阳香梅激动地看了弟弟一眼,连忙跟着刘同志出去了。
霍主任对阳光明说道:“看,我说了吧,没那么复杂。院里人事这块,我打个招呼就行。
你们抓紧时间把其他材料备齐,送到知青办去审批。户口和粮食关系迁移,那边审批通过了,会给你们开介绍信,拿着去公安局和粮食局办理就行。”
“太感谢您了,霍主任!您真是帮我们解决大问题了!”阳光明再次诚挚道谢。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阳香梅回来了,手里拿着几张盖了红印章的表格和一份正式的文件。
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声音都有些发颤:“小弟,办好了!这是接收函和工作安排通知!刘同志说,等我户口关系转过来,就可以正式办入职了!”
阳光明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白纸黑字,公章清晰,心里也彻底踏实了。
再次向霍主任千恩万谢后,姐弟俩离开了医院。看看时间还早,阳光明决定一鼓作气,今天就把靠山屯大队的手续办下来。
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靠山屯。找到孙德贵和王元军,说明来意,并把县医院的接收函给他们看了。
孙德贵和王元军看着盖着县医院大红公章的接收函,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才两天功夫,阳光明竟然真把这事办成了!而且还是县医院这么好的单位!
两人对阳光明的能量和手段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惊讶过后,便是由衷的高兴。阳香梅在屯里教书认真,人又本分,他们也很喜欢这个姑娘。如今她能有个这么好的去处,两人自然也替她开心。
“好事!天大的好事!”孙德贵拍着大腿大笑,“香梅老师,你这可是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了!以后又是城里人了!”
王元军也洪亮地笑道:“就是!以后咱们去县医院看病,还能找香梅同志走后门呢!”他的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大队手续办得异常顺利。
孙德贵亲自执笔,给阳香梅写了一份高度赞扬的表现鉴定材料,盖上了大队部的公章。又开具了同意调出证明、粮食关系迁移证明等所有需要的文件。
王元军则忙着帮忙结算阳香梅今年的工分和口粮。一切都办理得又快又好。
拿着厚厚一沓盖着红印的材料,阳香梅感觉像做梦一样。仅仅一天时间,最重要的几步手续竟然都快办完了。
第二天,阳光明和阳香梅再次来到县知青办,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递交上去。那位中年干部仔细审核了材料,特别是看到县医院出具的正式接收函和霍主任的签名,效率很高地开始办理审批手续。
由于材料齐全,接收单位过硬,本人表现又好,调动理由充分,审批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第二天下午,调令和户口、粮食关系迁移介绍信就开出来了!
拿着这些宝贵的文件,姐弟俩几乎是小跑着去了县公安局和粮食局。虽然每个窗口都要排队,都要履行必要的手续,但因为有正规的介绍信和调令,过程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