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香梅的户口簿上盖上了“迁出”章,又拿到新的准迁证和粮食关系转移证明时,她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最后,他们回到县医院人事科,将落户证明和粮食关系转移证明交给刘同志备案,办理了最终的入职登记。
刘同志告诉他们,医院有集体宿舍,霍主任已经特意打过招呼,可以给阳香梅安排一间。
他带着他们去看了一下,是一排平房中的一间,面积不大,只有八九个平方,摆着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属于阳香梅自己的独立空间。
阳香梅看着这间小屋,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是喜悦的泪水,是告别过去的泪水,更是对新生活无限期盼的泪水。
短短两天时间,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户口、粮食关系、宿舍……所有进城的关键难题,竟然全部解决了!
阳光明看着二姐激动的样子,心里也充满了欣慰和成就感。
事情办得如此顺利,离不开霍主任的大力帮助,也离不开前期扎实的准备工作。
两人把新宿舍重新收拾了一下,下午赶回了靠山屯,一是取已经收拾好的行李,二是要向孙支书和王队长告别并致谢。
听到阳香梅连宿舍都安排好了,马上就要搬走,孙德贵和王元军更是感慨不已。
孙德贵当即表示:“搬家是大事,哪能让你们自己折腾。元军,你去安排一辆牛车,明天咱们一起送香梅老师去县城,也算咱们靠山屯送她一程。”
王元军大声答应:“好嘞!必须送!香梅老师可是从咱们靠山屯走出去的人才!”
第二天一早,王元军果然赶着一辆铺着干净麻袋的牛车来到了小学门口。孙德贵也早早过来了。阳香梅的行李不多,除了那个旧木箱,就是几床被褥和零星生活用品,一个牛车绰绰有余。
周老师和几个闻讯赶来的学生都来送行,孩子们拉着阳老师的手,依依不舍。
阳香梅看着自己教了不久的学生和呆了几年的地方,眼圈也红了,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牛车缓缓驶出靠山屯,阳香梅坐在行李上,孙德贵和王元军在一旁走着相送。
一路上,遇到不少屯里的社员,得知阳香梅调去了县医院工作,都纷纷道贺,投来羡慕的目光。
到了县医院宿舍,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行李搬进小屋。看着阳香梅有了这么好的归宿,孙德贵和王元军都由衷地感到高兴。
安置妥当,阳光明再次提出要请两位村干部吃饭,还是以前常去的那家饭店。这次孙德贵和王元军没有推辞。
饭桌上,阳光明点了好几个硬菜,又要了白酒。
阳香梅以茶代酒,再次感谢孙支书和王队长这些年来的照顾。
孙德贵和王元军则感慨万分,前后不过一年时间,阳光耀病退回城,阳香梅又调进了县医院,姐弟俩都离开了靠山屯,这变化真是快。
他们真心为阳家姐弟感到高兴,同时也更觉阳光明这年轻人了不起。
酒足饭饱,告别之时,孙德贵握着阳光明的手,真诚地说道:“光明啊,以后出差来东北,一定再来靠山屯看看!咱们这穷山沟,永远欢迎你!”
王元军也拍着胸脯:“对!下次来,咱哥俩一定好好喝一顿!”
阳光明也动情地答应道:“一定!孙支书,王队长,保重!靠山屯有你们两位在,我还会去的!”
送走了两位淳朴热心的村干部,阳光明看着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光彩的二姐,心中充满了踏实感。
他在招待所开了房间,把一些暂时用不着的行李从二姐的宿舍搬了过去,让她的小屋更宽敞些。
第二天,阳香梅早早起床,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正式到县医院骨科报到,开始了她作为病历管理员的新工作。
霍主任安排了一个老资历的护士带她,工作确实如霍主任所说,主要是整理、归档、查找病历,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技术难度不大。
阳香梅很快就上手了,科室里的同事知道她是霍主任安排来的,对她都很和善。
下了班,阳光明拎着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两斤进口巧克力、两包饼干、两斤大白兔奶和两瓶蜂蜜,和阳香梅再次来到霍主任家登门感谢。
霍主任的妻子赵阿姨提前得了信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红烧肉油光锃亮,家常炖鱼香气扑鼻,还有几个清炒时蔬,分量十足。
饭桌上气氛融洽如同家人。霍主任喝了两杯酒,话也多了起来,说起了他这几天打听到的关于罗兴邦父母的情况。
“兴邦他爸在县工业局工作,是副局长,也就是副科级干部。在你们大城市的人看来,级别不高,但在咱们这小县城,也算是个实权干部了。为人据说挺正派,工作能力也不错,风评挺好。”
“他妈妈在街道办,是个普通干部,没什么实权,但工作认真,为人也挺和气。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名声。”
霍主任顿了顿,夹了一筷子菜,继续说道:“总的来说,老两口在单位和街坊邻居间的口碑都还不错,是本分人家。至于生活里具体脾气性格怎么样,外人就不好打听了。但想来能培养出兴邦这样踏实的孩子,家庭氛围应该不会差。”
他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哦,对了。兴邦是家里独子,上面还有四个姐姐,不过都已经出嫁了。就算哪个大姑姐有点小性子,出嫁了回娘家少,也影响不大。这一点你们应该也知道。”
阳光明和阳香梅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这些情况和他们之前了解的,以及从罗兴邦身上感受到的差不多,心里更加踏实了。
阳光明举杯敬霍主任:“霍主任,太感谢您了!不仅帮二姐解决了工作,连这些事都替我们想着、打听着。您这份恩情,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霍主任摆摆手,爽朗一笑:“举手之劳,不说这些。看着你们年轻人好,我心里也高兴。香梅好好工作,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他又看向阳光明:“你和兴邦爸妈见面的事,定下来了吗?”
“还没,正准备这两天约个时间。”阳光明回答,“二姐工作落定了,见面谈婚事也更踏实。”
“对,是这么个理儿。”霍主任点头,“见面好好聊,我看应该是一门好亲事。”
这顿晚饭吃得很尽兴,直到夜色深沉,阳光明和阳香梅才告辞离开。
走在回医院宿舍的路上,夜风清凉,繁星满天。
阳香梅看着身边为自己奔波操劳的弟弟,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
所有的大事似乎都已尘埃落定,工作、户口、宿舍都解决了,罗家父母的情况也打听清楚了,听起来是户本分人家。未来的路,仿佛已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阳光明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超额完成。接下来,就是和罗兴邦父母正式见个面,商定婚事的具体细节。如果一切顺利,他就可以放心地返回魔都,向父母汇报这个好消息了。
他看着东北清澈的夜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步伐也愈发轻快起来。
街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姐弟俩并肩而行,说着对未来的规划,笑声时不时飘散在夜风中。
把二姐送回医院宿舍,阳光明稍坐了片刻,就返回了招待所。
阳香梅则在宿舍里来回踱步,抚摸着自己的新工作证,仍然难以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她推开窗户,望着县城的夜景,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但比起靠山屯的漆黑一片,这里已经有了万家灯火的温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