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森律师固然专业、人脉广泛,但其主要活动范围和法律服务背景,可能更偏向于硅谷的科技公司生态系统和风险投资圈子。
而他手中的专利清单,如同一个琳琅满目的工具箱,里面许多物品,特别是那些日常消费品类,其潜在买家可能遍布于更传统的制造业、消费品巨头乃至航空运输等完全不同的领域。
他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广、更多元化的推广网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阳光明化身为一名高效的信息猎手。
他充分利用了斯坦福大学丰富的图书馆资源——那里不仅有海量的学术期刊,还有详尽的行业报告、公司名录和商业数据库。
同时,他也通过初步建立起来的人脉网络,间接获取一些内部视角的行业信息和推荐。
他像筛选宝石一样,主动搜寻并初步联系了另外三人。
他们在旧金山湾区乃至全美范围内,都是小有名气且专注领域各异的“专利掮客”或小型技术转移中介公司的掌舵人。
这几位专业人士的背景确实各异,形成了有趣的互补:
·一位名叫马克·詹宁斯的中年人,此前曾在一家大型日用消费品公司担任过研发部门主管,后来独立创业,专注于消费品领域的技术转让和专利许可,对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等巨头的需求和技术偏好有深入了解。
·另一位是名为“技术桥梁”的小型中介公司,由两位前企业并购律师创办,他们与东海岸的一些传统工业集团、家族式企业有密切联系,擅长处理那些技术并非顶尖但实用性极强、能直接改善生产工艺或产品的专利。
·第三位则是一位名叫陈威廉的华裔专业人士,据说与亚洲市场,特别是日本和新兴的韩国工业界有着一些独特的联系渠道,专注于将有价值的美国专利引入太平洋彼岸。
与这几位代理人的接触和谈判过程,同与拉尔森律师的谈判在核心逻辑上大同小异,但在具体风格和关注点上则各有千秋。
阳光明始终坚持非独家代理模式这一底线原则。
他与拉尔森律师商定的那份阶梯式佣金条款,也同样延续了下来。
这几位专利掮客或中介,在初步评估了阳光明提供的专利摘要后,几乎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惊喜。
尽管他们对于非独家代理模式或多或少都表达了一些本能的顾虑,但在权衡之后,最终都接受了这一条件。
毕竟,阳光明手中的这批专利,所展现出的惊人市场潜力和直接解决现实痛点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他们其中任何人能够成功促成一两项交易,按照阶梯佣金计算,其个人的收入都将相当可观。
对于他们这些规模通常不大,依靠成功案例积累声誉和财富的个人而言,这无疑是非常值得投入主要精力的优质项目。
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阳光明马不停蹄地与这几位代理人分别完成了谈判,并签署了正式的非独家代理协议。
当他将最后一份签好字的协议归档时,内心稍微松了一口气。
一个初步的、覆盖了不同技术领域和潜在市场渠道的专利商业化推广网络,已经初步搭建起来。
四支风格各异、资源互补的“先遣队”,将按照他的战略意图,向着广阔的市场进发。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市场反馈,并随时准备好亲自下场,应对那些可能到来的真刀真枪的商业谈判了。
然而,市场反馈的速度之快,还是略微超出了他最乐观的预期。
几天之后,阳光明公寓里的电话再次响起,来电显示是拉尔森律师事务所的号码。
听筒里,拉尔森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振奋,以及一种明显的表功意味。
“阳先生,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是关于‘塑料瓶装水改进型系列专利’的项目,可能很快就会有实质性的,而且是重大的进展。”
拉尔森律师开门见山,语速比平时稍快。
原来,拉尔森律师有一位关系非常不错的大学同学,如今在可口可乐公司亚特兰大总部担任一个中层管理职位,主要负责供应链优化和新包装技术的评估引入工作。
在一次非正式的朋友间的电话沟通中,拉尔森律师顺势向这位老同学提及了手头刚刚获得代理权的一个关于塑料水瓶的改进型专利组合,他凭借律师的精准表述能力,特别强调了其在防漏可靠性、日常便携性以及潜在的生产线灌装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
没想到,这个看似随口的消息,通过那位同学,很快传递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耳中,并引起了高度重视。
彼时的可口可乐公司,正如日中天,致力于巩固其在全球软饮料市场的绝对霸主地位,同时也在敏锐地应对着来自老对手百事可乐等公司在各个细分市场发起的挑战。
任何能够细微提升产品消费体验、优化成本结构,哪怕只是能够形成短暂差异化优势的技术改进,都可能迅速进入他们的战略评估视野。
尤其是塑料瓶装水市场,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和作为未来健康饮品代表的象征意义,已经被公司内部一些有远见的高管高度重视。任何能在包装上带来突破的创意,都值得他们投以关注。
“他们对此非常重视,直接派出了一个五人组成的专业谈判团队,已经飞抵旧金山。”
拉尔森律师在电话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自豪,“带队的是他们总部的一位知识产权战略总监,级别相当高。
对方希望尽快安排一次面对面的、正式的会谈。
这种规格和效率,明确表明他们不是来探探虚实的,而是带着强烈的意向而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