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并未矫情推辞,坦然接受:「那就谢谢贺伯伯了,这确实能帮我解决大问题,省心不少。」

「小事一桩,我打个招呼就行。」贺振中摆摆手,不以为意。

以他的地位和职权,临时调配一辆车给海外归来学子、并且是带来巨额外汇的「财神爷」使用几天,确实不算什幺,属于合理的工作安排范畴。

有了车代步,效率会提升不少,但阳光明心里清楚,那八十万美元的「消费」过程依然会很繁琐。

看房、与不同的房主或房管部门谈判、办理复杂的产权过户手续、申请稀缺的国际直拨电话线路、去文物商店挑选鉴定艺术品并与老师傅们打交道……每一件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还可能存在潜在的障碍或需要协调的环节。

他原本计划等以后回国发展、业务稳定时,再招聘国内的助理或代表处理日常事务。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需要提前了。

如果能有一个得力助手在国内帮他跑腿、沟通、处理这些杂事,他只需要在关键节点听取汇报、做决策,那幺这一周的时间就会宽松很多,事情也能推进得更顺畅。

而且,即使他返回美国后,国内有些后续事宜也需要有人跟进。

更重要的是,这个助理人选如果背景足够得力,不仅能处理眼前的具体事务,未来他在国内的一些投资或事务,也能有个可靠的联络人和帮手。

付出一点薪水,换来的是极大的便利和潜在的资源网络,这笔投资非常划算。

一个合适的助理,将是他在国内延伸的「眼睛」和「手臂」。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便迅速清晰、坚定起来。

眼前正好有贺振中这位大佬在,由他推荐的人选,无论是能力、品行还是背景,肯定都比自己盲目寻找、或者通过私下的普通招聘渠道找来的人要可靠得多,也更能胜任这种需要一定信任基础和家庭背景的工作。

想到这里,阳光明放下茶杯,语气诚恳而不失郑重地对贺振中说道:「贺伯伯,有件事,正好想听听您的意见,可能需要您帮我把把关。」

「哦?你说。」贺振中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刘雅娟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关注地望过来。

「我这次回来时间短,后续这些购买房产、办理手续的事情,细碎得很,肯定处理不完。

而且我人在国外,国内总需要有人帮忙打理一些联络和跑腿的杂事。」

阳光明缓缓说道,条理清晰,「所以,我想在国内招聘一位助理,不一定需要全职坐班,弹性工作、兼职也可以,主要就是帮我处理在国内的这些事务,以后政府部门有什幺需要沟通的,或者有什幺政策信息需要了解的,有这样一个人协助,会方便很多。」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贺振中的神色,见对方眼神专注,便继续说下去,并稍微点明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这个助理,以后少不了要和您这边,或者其他部门打交道,协调事情。

所以我想,招聘的这位助理,首先要人品好,其次能力够,这里的能力也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和协调事务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就更好了,同政府各部门打交道的时候,应该能更顺畅一些。

您见识广,认识的人多,看人也准,不知道能不能帮我参详参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或者指点一下我,去哪里找比较靠谱?」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充分尊重贺振中的意见。

贺振中听完,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点着,陷入了思考。

他觉得阳光明这个想法很务实,很周到,有个国内助理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也能让事情办得更稳妥。

而且阳光明话里话外的暗示,助理的「能力」显然不仅仅指办事能力,也包含了人脉和背景的能量,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疏通关系、提高办事效率。

这种需求,在当前的国情下,他完全能够理解。

「你这个想法不错。」贺振中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可,「有个可靠的人帮你跑腿联络,确实方便,也能让你在国外更安心。你对这个助理,具体有什幺要求?比如年龄、性别、学历方面?」

他问得更细了,说明他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

阳光明见贺振中没有反对,心中一定,便把自己的想法更具体地说了出来:

「第一是人品要端正,踏实可靠,守口如瓶,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是脑子要活络,沟通协调能力强,有点悟性,能独立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事情。

第三嘛……」

他稍微斟酌了一下用词,既要点明,又不能显得太过功利,「最好是在魔都本地,关系比较熟络的,对各个衙门门槛比较清楚的,办起事来,渠道能畅通一些,至少能知道找谁、门往哪儿开。

毕竟有些部门,有熟人引路或者沟通,效率会高很多,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周折。

性别肯定是男性,年龄最好不要超过三十五岁,学历差不多就行,不做硬性要求。」

他坦诚地说出了现实考量。

贺振中微微颔首,这些要求都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很实际。

找一个有本地背景、熟悉情况的助理,对于阳光明这样常年在海外、对国内办事流程可能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当于多出了向导和润滑剂。

「那薪酬待遇方面,你有什幺考虑?」贺振中问道。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关系到能吸引到什幺层次、什幺水平的人选。

阳光明早有腹案,他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也明白要吸引到有足够能量和背景的人,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助理的工作关系可以挂在我港岛的『启明资本』名下,算是境外公司雇员,工资用美元结算,这样也方便。

我初步考虑,月薪可以定在一千美元左右,视情况再调整。」他直接抛出了一个在当下看来是天价的数字。

「一千美元?」旁边正在给他们续茶的刘雅娟闻言,忍不住低呼一声,手抖了一下,茶水差点洒出来,她连忙稳住茶壶,「这……这也太高了吧?光明,你知道现在国内工资水平吗?」她实在是被这个数字惊到了。

贺振中脸上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1979年,普通工人月薪也就三四十元人民币,高级技工或基层干部可能拿到五六十元,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月薪也不过三百元左右。

一千美元,按官方汇率能兑换将近一千五百元人民币,如果按更反映实际购买力的黑市汇率,甚至能换到四五千元以上。

这个工资水平,高出国内平均水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