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瀚林似乎早有准备,汇报导:「和澳洲财团的谈判,由我亲自牵头,法务和财务团队配合,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
对方最初态度强硬,只愿意出售部分非控股股权,试图保留影响力。
经过多轮艰苦的磋商,以及我们在其他方面施加的一些……嗯,商业压力,他们现在终于松口,同意出让其持有的全部百分之六十一的股份,取得绝对控股权。」
他顿了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不过,在最终的交易对价上,双方还有最后一道分歧。
澳洲财团的最终报价非常坚持,是一点四亿港币。而我们的最后出价是一点三亿。
一千万港币的差距,虽然相对总价不算巨大,但双方都不愿轻易让步,谈判暂时陷入了僵局,就等您回来最终拍板。」
他清晰地列出了数字,等待指示。
一点四亿港币,收购一家目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市场份额被TVB压制、评估市值约在两亿港币上下的丽的电视台超过六成的控股权。
在这个时代,这无疑是一笔能登上财经版头条的巨款。
阳光明脑海中迅速权衡利弊,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丽的电视台,也就是未来的亚洲电视台,此时虽然在收视率和盈利能力上,被邵逸夫爵士旗下如日中天的无线电视台(TVB)稳稳压过一头。
但它作为港岛仅有的两家免费无线电视台之一,其所拥有的广播牌照、节目制作能力、播出渠道以及最关键的——潜在的、面向数百万港岛市民、并可辐射东南亚乃至更广范围粤语人群的强大舆论影响力,是金钱难以衡量的无形资产。
掌控了丽的,就等于掌握了一个极具分量的公众话语平台,一个能发声的喇叭。
在他未来长远而复杂的规划中,这不仅仅是商业版图的重要拼图,更是一层极其重要的「护身符」和政治资本。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拥有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将极大地增强他在更高层面的「统战价值」和话语权,这是一种无形却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
相比于此,一千万港币的差价,在战略层面显得无足轻重。
更何况,凭藉他对未来娱乐潮流、节目形态的先知先觉,他有绝对的信心在收购完成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让丽的电视台扭亏为盈,甚至在未来某个阶段,正面挑战无线TVB的霸主地位。
「答应他们。」
阳光明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仿佛一千万只是纸面上的数字,「一点四亿,可以。目标是尽快完成所有法律文件和股权交割手续,避免节外生枝。」
沈瀚林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原本准备了更多关于价格分析和谈判策略的说辞,但老板的果断超乎他的预期。
不过,他立刻恢复平静,他深知这位年轻老板的眼光和魄力远超常人,看准的战略目标,绝不会在战术性的价格问题上过多纠缠。
「明白。我立刻亲自安排法务和财务团队与对方接洽,加快进程,争取一周内完成所有文件的审核与签署,并安排一个正式的签约仪式。」沈瀚林迅速回应。
「嗯,可以。但仪式规模控制在必要范围内,低调处理,不必过于张扬,避免不必要的媒体过度炒作。」阳光明补充指示道。
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收购完成后,暂时维持现有管理团队的稳定,给他们一个过渡期,同时让我们的审计和评估团队进驻,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和全面评估。
后续具体的组织架构调整和节目内容改革方案,等我看过详细报告后再做指示。」
「好的,董事长,我记下了。」沈瀚林点头,拿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快速记录下要点。
正事谈完,阳光明身体向后靠了靠,语气缓和了些:
「我这次回来,会停留一到两个月时间,除了处理积压的文件,重点是听取各业务线汇报,并最终确定集团下一财年乃至未来三年的战略发展方向。
通知下去,所有部门一级主管,本周内准备好详细的述职报告,安排时间逐一向我汇报。」
「是,我会立刻安排下去,确保准备工作到位。」沈瀚林应道,随即起身,「如果您没有其他吩咐,我先去落实丽的收购事宜。」
阳光明点了点头。沈瀚林微微躬身,转身离开了办公室,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宁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