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青刀豆呢?”老李在一旁听得认真,忍不住插了句。

“青刀豆种子颗粒大,每亩得用2.5-3公斤,也就是5到6斤。”陈守耕翻到新的一页,

“25斤种子,顶多能种5亩地。这东西水肥得跟上,现在咱主要靠人工除草和农家肥,亩產大概1800-2500斤。

去了损耗和水分,五亩地撑死出不到3吨罐头。”他把本子递给李哲,“这都是理论数,实际还得看天看管理。”

李哲看著本子上的数字,眉头舒展开:“我打算从村委会再租四十亩地,应该够用吧?”

“差不多。”陈守耕点点头,喝了一口茶水。

李哲把种子袋重新扎好,递给陈守耕,“这些种子您先保管著,等我把地租下来,咱再细商量种植方案。”

陈守耕接过麻袋,沉甸甸的分量让他眼里笑意更浓:“我今晚就做个详细的种植计划。”

两人又聊了几句,陈守耕拎著种子走了,脚步都轻快了些一一这辈子还没大规模种过进口蔬菜,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棚里只剩父子俩,老李蹲下身继续捆竹竿,闷声问:“老二,你种这些做罐头的蔬菜打算干啥?”

李哲在矮桌旁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爸,我想租个罐头厂,自己做罐头。”

李哲回村前找沈亚楠谈过,中苏贸易谈判很成功,她有把握持续拿到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两人仔细討论了一番,决定租赁一个罐头厂,生產属於自己品牌的罐头。

他望著棚外连片的塑料薄膜,眼里闪著光,解释道:“京城的朋友能拿到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就要酸黄瓜和青刀豆的,这东西国內种的少,咱先占住这个门路。”

种菜老李倒不忧,可·—租厂子?

“你以前也没开过厂子,这能成吗?”老李直起身,眉头拧成个疙瘩,“再说了,租厂子要多少钱?赔了咋办?”

“什么都有第一次。”李哲笑了笑,“金哥答应帮我找门路,没准还能扩展其他销售渠道。再说了,我没干过,二叔不是干过嘛。”

老李更异了:“你二叔?他在罐头厂就是个工人,能帮啥?”

“他在厂里干了十来年,生產流程、技术啥的门清。”李哲往父亲身边奏了凑,“我打算租万安镇的罐头厂,让二叔来管生產技术,我亲自盯著管理。

他手指敲著桌面,“以前我没管过厂子,这是短板。这次正好学本事,把这块补上,

以后事业才能做大。”

老李看著儿子眼里的光,嘴唇动了动,想说的担心咽了回去。

他知道老二有主意,而且,这段时间的事情也证明,儿子的眼光確实好。

“回头跟你二叔好好谈谈。看看他咋说。”老李没办法改变儿子的想法,能做的也就是帮儿子查漏补缺。

李哲忽然想起什么,往竹椅上一靠问:“爸,咱家宅基地的事办得咋样了?”

老李捆好最后一捆竹竿,拍拍手,咧嘴一笑:“妥了!又从东头老王家买了块,现在凑齐四块宅基地,正好俩前俩后,连成片了。”

他拿著半截竹竿,往地上比划出浅痕,“四处宅基地24米宽,32米长,再加上五米的过道,南北就变成了37米长,那块地方方方正正的,老气派了。”

李哲眉头动了动,手指无意识地敲著膝盖:“前后中间的过道应该是集体的,村里能让咱用?”

“你当你爹白混的?”老李得意地用木棍敲著地,“早跟村里递了申请。咱家本就是边户,过道占著也不碍邻居走路,我又给前后邻居送了鸡蛋和麦乳精,人家都没意见。

前几天村里贴了公告,昨儿刚过公示期,批了!过道也算咱家的,这下彻底连成片了。”

李哲眼晴一亮,往父亲肩膀上拍了下:“可以呀老李同志,办事够利落!施工队找的咋样了?啥时候动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