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笑着看向马厂长:“马厂长,就按您说的办,我招 40人。”
马厂长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好!李老板果然爽快!”众人赶紧把合同细节补充完整,签上名字,按了手印。
签完合同,一行人来到厂区空地上招工。
工人们早就围了过来,吵吵嚷嚷的,有人踮着脚往前凑,有人在后面交头接耳。
马厂长站上一个旧木箱,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咱们厂已经跟李老板签了租赁合同,李老板每月付 3000元租金,这笔钱会用来维护设备和补贴困难员工!”
“啥叫困难员工?”底下立刻有人喊,声音里满是急切。
几个没关系没背景的工人耷拉着脑袋,心里琢磨着:这补贴肯定轮不到他们。
而马国斌那样的关系户,偷偷笑了,想着说不定不用干活就能拿钱。
还有些年轻工人掐着指头算:“一个月 3000,咱们厂百十来号人,要是招一半的工人,另一半分钱,一人能分四五十呢?”
可消息灵通的却在小声说:“人家李老板才租五个月,总租金才 15000,一年平均到每个月才 1250,能分多少?”
马厂长拍了拍手:“补贴标准回头再公布,现在先让李老板说招工的事!”
李哲站上木箱,目光扫过众人:“首先感谢大家支持。我说说用人标准,技术工优先,不限年龄;普通员工要 18到 35岁之间,每周倒休两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加班有加班费,工资跟厂里以前一样。”
台下又乱了,有人喊:“私人厂子能靠谱吗?”
“这时候说得好,加完班不给钱咋办?”
谢厂长赶紧跳上木箱:“都安静!李老板是马厂长和我信任的朋友,信誉没问题,大家放心!”
等安静下来,李哲继续说:“第一阶段只招 40人,实习期一个月,想应聘的去谢厂长和李振国主管那儿报名。”
话音刚落,台下就分成了两拨。
不想干的人凑在一边,嘀咕着:“私人厂子太累,还没福利,我才不去”;
而张师傅那样家庭负担重的,还有些想找稳定工作的年轻工人,赶紧往谢厂长和李振国那边挤,连之前摇摆不定的人,也跟着凑过去看热闹。
“别挤!一个个来!”谢厂长扯着嗓子喊,可人群还是乱哄哄的。
马厂长和其他副厂长赶紧过来帮忙,指挥着工人排成两队,一队找谢厂长报名,一队找李振国。
符合条件的,谢厂长就掏出笔记本记下名字;年龄超了或者没技术的,李振国就客气地摆摆手:“不好意思,不符合条件。”
这边招工忙着,李哲跟着马厂长去了财务室。
财务室里摆着一张旧办公桌,抽屉里塞满了账本。
马厂长让会计拿出收据,李哲从包里掏出 3000块现金,递了过去。
会计点完钱,开了收据,马厂长笑着说:“李老板,中午别走了,我请您吃顿便饭,咱们好好聊聊。”
李哲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招工结束了。
李振国和谢厂长组织着新招的工人打扫厂区,有的拿着扫帚扫地上的废料,有的跟着李振国去检查生产线。
李振国蹲在 x01生产线旁,用扳手敲了敲齿轮,对旁边的工人说:“这齿轮有点松,得紧一紧,不然会影响生产。”
谢厂长则在一旁安排人清洗杀菌设备,嘴里念叨着:“一定要洗干净,别影响罐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