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转头对赵兵等人说道:“赵哥,辛苦你们了,明天去三號大棚领奖金,算给哥几个的补贴。”
赵兵赶忙摆手,脸上带著憨厚的笑:“李老弟甭这么客气,这是俺们该做的!村里民兵一直拿著您给的补贴,哪能再要奖金。”
“一码归一码,该有的不能少。”李哲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了,告诉哥几个,烤羊肉快好了,一会儿都过来尝尝鲜。”
“好嘞!”赵兵乐呵呵应下,眼角眉梢都透著欢喜。
这时,李卫东从旁边的井水盆里拎出几瓶冰镇啤酒,挨个发给民兵。赵兵接过啤酒,“啪”地一下撬开瓶盖,仰头就大口喝了起来,冰凉的酒液顺著嘴角往下淌。
一旁的郭永富又渴又饿,眼睛直勾勾盯著赵兵手里的啤酒,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满是羡慕的神色。
郭永红也悄悄咽了口唾沫,嘴唇乾得发裂。
李哲看在眼里,转身又起开两瓶啤酒,递到兄弟俩面前:“老乡,喝点啤酒解解渴。”
郭永红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抬了抬眼,没敢立刻接。
郭永富却急著接了过来,连忙道了声“谢谢”,隨后“咕嘟咕嘟”一口气灌下去大半瓶,额头上都沁出了细汗。
见弟弟喝了,郭永红也不再客气,接过啤酒仰头灌了大半瓶,紧绷的身子稍稍放鬆下来。
“慢点喝,啤酒多的是,不够再拿。”李哲笑呵呵地搬来两个凳子,摆到两人面前,“老乡,快坐。跟我说说,你们怎么跑到我这儿学种大棚技术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郭永红先开了口,语气带著几分试探:“这位同志,您怎么称呼啊?”
“我叫李哲,这些蔬菜大棚都是我负责的。”
“原来是李老板!”郭永红眼里立刻露出敬佩的神色,身子微微前倾,“俺们俩也种大棚,可跟您这儿的比,差得太远了!所以俺们俩才想著跟您学学,冬天到底咋种大棚。”
李哲追问:“你们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郭永红嘆了口气,慢慢说道:“俺们寿光种『春暖棚』的不少,就是土墙加塑料膜那种,能让蔬菜比应季的早成熟些。这两年种棚的规模大了,村里就委託俺俩去京城找销路。
到了京城俺们才知道,原来冬天也有新鲜蔬菜卖,就一路打听,想看看能冬天种菜的大棚到底长啥样,最后就找到您这儿了。”
一旁的朱益民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凑过来蹲在旁边,问道:“你们那边种大棚的人多吗?”
“多!可都是『春暖棚』。”郭永红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那棚子保温性差,一到冬天就得加温,成本高不说,產量还低,收成也不稳定,天儿要是太冷,乾脆就不种了。”
李哲又问:“你们种的菜,平时都在哪儿卖啊?”
“以前规模小,就在市里的菜市场卖。”郭永红答道,“这两年规模大了,村里的人就合计著,让俺们兄弟俩出来找销路,去京城是想能卖个高点的价钱,让大伙多挣点。”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郭永富忍不住开口,眼神里满是期待:“李老板,俺们听说,您这儿寒冬腊月也能种出黄瓜,这是真的不?”
李哲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是真的。”
兄弟俩瞬间眼睛一亮,又对视了一眼,郭永红深吸一口气,语气带著恳切:“李老板,俺们想跟著您学种大棚,是真心实意的,您要是愿意教,俺们可以交学费!”
这话一出,周围的民兵和村民都立刻露出警惕的神色,目光齐刷刷落在郭家兄弟身上。
李哲却没立刻同意,也没直接拒绝,只是抬腕看了看手錶,笑著打圆场:“烤全羊差不多该好了,你们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儿个咱们先吃羊肉,热闹热闹,种大棚的事儿,改天再细聊。”
他没再给两人继续说话的机会,转身朝著烤炉的方向走去。
那只小羊在炉子里闷烤了三个多小时,虽说时间长了点,但火候小更容易控制,不会烤焦。
等烤架被抬出来时,小羊烤得外焦里嫩,金黄的油珠不断滴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香味瞬间瀰漫开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李哲拿起刀,开始给大伙分肉。眾人立刻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上来,大多是头一回见烤全羊,眼里满是新鲜和期待。
切好的肉分到几个大铁盘里,大伙你一块我一块地抢著吃,就著冰镇啤酒,笑声、说笑声此起彼伏,传出去老远。
唯有郭家兄弟,脸上满是心事,时不时望向不远处的白色大棚,眼神里交织著好奇与期待,还有几分不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