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屋里的灯光暗了下来,两人依偎在一起,不再说话,只静静感受着彼此的温度。
……
晚上七点,后沟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几户人家亮着灯。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胡同口,李哲和孙涛先后下车。李哲打开后备箱,孙涛弯腰提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袋口露出几分精致包装的边角。
“李哥,您还是头一回来韩主任家吧?”孙涛掂了掂手里的袋子,熟门熟路地往胡同里走。
“是头一回,这地倒是离我住的苏州胡同不远。”李哲打量着四周,胡同两侧的砖墙爬着些藤蔓,不远处就是崇文门菜市场的后门,他虽没来过后沟胡同,对这周边却还算熟悉。
“跟我走,韩姨家在胡同东边!”孙涛在前头带路,拐了两个弯,进了一个大杂院。
院中央的水池边,一个穿着碎衫的女人正蹲在那儿洗衣服,见两人进来,抬头笑道:“呦,孙涛来了!”
“刘嫂,还没做饭呢?”孙涛笑着打招呼,脚步没停。
“没呢,你刘哥今儿回得晚,不急。”刘嫂应着,目光落在李哲身上,好奇地问:“这小伙子是谁啊?长得真排场。”
“我哥们儿,跟我一起来看韩姨的。”孙涛没多解释,脚步加快了些。
“急啥呀?”刘嫂打趣道,“青禾今儿没在家,你就算来也见不着。”
“我知道她不在家,正因为她不在,我今儿才过来看韩姨;她要是在家,我还不稀罕来呢!”孙涛嘴硬道。
“嘿,你这小子就嘴硬吧!以前整天跟在青禾屁股后面跑,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刘嫂笑得更欢了。
“得嘞,您是火眼金睛成了吧?不跟您唠了,回见!”孙涛撂下这句话,带着李哲往后院走。隔着老远就喊:“韩姨,韩姨!”
“呦,孙涛、李哲来啦!快进屋坐!”韩主任掀开门帘,笑着迎出门,又问:“你们吃饭了没?没吃的话我给你们做,家里有现成的菜。”
“韩主任,您别忙活了,我们吃过饭才来的。”李哲连忙说道。
孙涛瞥见桌上放着一杯麦乳精和一块桃酥,皱起眉:“韩姨,您晚上就吃这个啊?”
“中午吃多了,晚上一个人懒得做,再说这不挺好的嘛。”韩主任招呼两人:“快坐,我去给你们倒茶。”
孙涛趁机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往外掏,一个个印着“友谊商店”字样的精致袋子摆到桌上:“韩姨,这些都是李哥给您带的。”
韩主任带着点责怪的语气说:“都这么熟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净乱钱,以后不许这样了。”
“韩主任,您从副主任升成主任,这是大好事,我们也想跟着沾沾喜气。”李哲笑着解释,“这些东西都是朋友送的,我在家放着也用不上,就借献佛给您带来了。”
李哲带来的东西共四样:第一样是羊绒衫,这年代很流行,属于高档商品,正适合韩主任这个年纪;
第二样是两条万宝路香烟,韩主任自己不抽烟,但以她的级别,难免需要社交走动,外国香烟是稀缺货,送礼也有面子;
第三样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黄油曲奇;第四样是一盒燕窝礼盒。
“你们也忙了一天,快坐下歇会儿。”韩主任端来两杯茶水递过去,随口问:“最近‘365蔬菜店’的生意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