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孙涛和李哲对视一眼,说道:“韩姨,我上次来得仓促,没来得及跟您说,我们蔬菜店最近生意还真受了点影响。”

“怎么回事?”韩主任追问。

孙涛解释:“朝内菜市场也在外交公寓开了家蔬菜店,叫‘朝内菜市场第一涉外蔬菜店’,简称‘朝外蔬菜店’。我们卖什么,他们就卖什么,摆明了是抢我们生意。”

“东施效颦。”韩主任轻哼一声,又问:“生意影响大吗?”

“是有点影响,但我们也在积极调整应对。”孙涛答道。

李哲没说话,却从韩主任“东施效颦”四个字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便追问:“韩主任,您觉得朝内菜市场开涉外蔬菜店,是为了赚钱,还是有别的目的?”

“想挣外汇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计是看到崇文门菜市场受了上级嘉奖,也想效仿罢了。”韩主任笑道。

李哲点点头,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

韩主任忽然想起什么,又问:“对了,青禾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她现在忙啥呢?还在种菜吗?”

孙涛立刻竖起耳朵,他也很关心周青禾的动向,只是不好意思总问李哲。

“韩主任,您得改口了,现在该叫‘周老师’。”李哲笑着说,“小周老师现在给村里的种植户做培训,大家都很喜欢她讲课,她也很热心,忙得不亦乐乎。”

韩主任笑了笑,又转向业务话题:“说到种植户,你们四季青公司今年的蔬菜大棚规模有多大?”

“大概五百亩左右。”李哲答道。

“嚯,那可真不少!”韩主任赞叹一句,随即提议:“能不能给我们崇文门菜市场供应一些蔬菜?”

“这得看情况。”李哲如实说,“今年种植规模虽大,但大部分蔬菜都被京城市蔬菜公司收购了,由他们统一分配。京城市场这么大,一分下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韩主任点点头,又问:“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咱老百姓也能吃上冬菜?”

“明年冬天。”李哲语气笃定。

韩主任露出期待的神色,感慨道:“要是京城老百姓真能吃上平价冬菜,你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谈不上。”李哲摆摆手,“就算没有我李哲,也会有王哲、孙哲,随着科技和种植技术发展,越冬蔬菜的推广会成为趋势。”

“行啊,年纪不大,倒挺谦虚。”韩主任脸上带着几分赞赏。

在她看来,换成别的年轻人,做出这样的事业,早就飘得没边了,单从这一点看,李哲就很不一般。

聊了一阵,李哲话锋一转:“韩主任,我们‘365蔬菜店’经营有些日子了,渠道稳定、收益不错,也受不少顾客好评。所以我想再开一家分店,您觉得怎么样?”

韩主任微微蹙眉,沉默了片刻后,问道:“你想在哪开分店?”

“选在三里屯附近。”李哲之所以选在这,并不是看重后世声名在外的三里屯酒吧街,而是周边的第二使馆区附近。

这里居住着大量外交人员及家属,是外籍人士的集中区域。在这儿开涉外蔬菜店,潜在客户群不小,生意不会比外交公寓差。

韩主任思索片刻,有些为难的说:“前段时间国务院刚发了文件,明确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不能挂靠国营、集体企业经营。现在开分店,等于是顶风作案,不好办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