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许青舟对院士这个头衔倒是没什幺欲望,但能够想像,今年又将是一汤「大厮杀」,举个例子,按工程院环境学部1:9.1的竞争比例,相当于9名学者竞争1个席位。

就说上一届,45岁以下候选人全军覆没,平均年龄都是58岁。

很多人都要竞选好几次才能轮上。

没办法,院士已经是夏国学术界的顶端,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因此还流专着一句话,院士之下我无敌,院士之上一换一。

这也导致无数人趋之若鹜。

就比如前几年,当选院士的那些,许多都是某个学校的校长,那幺问题来了一群行政岗真的有时间搞科研?

这就是一个利益场。

当然,事无绝对,无论在哪个领域,总归是有些害群之马的,大部分学者还是实至名归,有着真本事。

尤其是最近几年学术经过整顿之后,氛围还不错。

许青舟虽然不热衷于竞选,倒是也乐意多一个title。

毫无意外,他的名字肯定会出现在增选名单上。

堂堂诺奖、菲尔兹奖得主和沃尔夫奖三料得主,这样的顶尖科学家都不是院士,大家是会觉得夏国的评选机制严格,还是会觉得机制有问题?

当然是后者。

对于一般的教授而言,评选院士会有一个十分复杂的提名→评审→投票的全流程。

甚至可能还需要走走关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