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86章 三年种田,五年南下

天元元年。

自魏国太武帝拓跋焘之后,北方再一次迎来了统一。

多年的战乱终于平息,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这些年里,周齐对峙,双方的军事支出占据了整个朝廷支出的绝大部分,双方都在彼此的重要军事中心投入巨大。

齐国源源不断的往晋阳和边戍地区运输粮草,用河北,乃至河南的粮食来养活这些地方的精锐军团,连年征徭役,守边关,驱民夫,济前线。

至于周国,那也是不断的开设军府,修建关卡,城垒,粮队接连不断,送往前线囤积。

百姓疲敝,大费钱粮。

两国为了养活那些脱产的武士们,投入极大,而最后承担粮草物资的是百姓,负责将粮草物资运过去的是百姓,负责为他们修筑营地打造城池的是百姓,甚至连负责为他们做饭开路的可能都是百姓

刘桃子在政务上向来是不怎么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放权给大臣们,让他们自己来做。

刘桃子倒是跟陈顼不同,他不太担心麾下会谋反。

也可能是分布在各地,打了很多仗,从尸山血海里冲出来的十余万精锐老卒给了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信心。

尚书令高浟最先提出了关于安抚百姓,解决战后问题的国策。

祖珽拿来检查改正了一遍,改了个署名,就下令推行了。

高浟跟群臣们商议出了七个政策用以安抚战后的各地。

而这七个政策,都是围绕着一个宗旨,也就是与民休息。

首先就是暂停土木。

无论是正在修建的关卡,还是那些准备动工的新城,都得停下来,短时日内不再兴土木,不搞建设。

尽管有大臣认为,关中和巴蜀的许多建筑和设施受损严重,应当尽快修补,但是朝廷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先暂停一段时日。

未曾一统的时候干徭役去修城池,一统了还要去干徭役修城池,那这不是白一统了吗?

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天下百姓们切实感受到变化,安抚好他们,让逃进山林的亡人走出来,减少各地盗贼滋生的概率,避免发生民变等等。

在高浟的据理力争之下,部分大臣就不再争了。

这个过程之中,主张黄老学说的房豹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此命令下达之后,各地即刻开始执行。

而第二条政策,也就是以土木所引出来的徭役问题,也就是轻徭役。

朝廷征徭役,无非就是三个用途,要么是拿来搞土木的,如去前线修城,或者来都城修皇宫,或修皇陵,再不济的被集中起来修佛塔奇观之类。

第二个用途是出征,但凡大军出征,百姓肯定要服徭役,大多时候都是负责运送工作。

第三个用途就是戍边了。

当下停止了土木,而因为内部敌人的威胁已经不多,可以集中精锐充实边塞的守军,也不必太依赖徭役来戍边,至于出征,当下更没有什么大战事,轻徭役的难度不是很大。

朝廷最先执行了这两件事。

皇帝是在三月上位的,政策是在四月下达的,到了天元元年的五月,邺城周围州郡已经开始了执行。

河北最大的工程是在恒州。

刺史高劢召集了当地男丁三万四千余人,用以加固恒州外长城。

如今农忙,放回去了半数人去务农,却还有一万余人留在这里,他们大多都是商贾,手工业者,赘婿,继父等等,不能种田,那就留下来继续徭役。

这也是没办法,先前的第四次老丈人之战打的很激烈,突厥骑兵一度威胁到了恒州境内的几个城池,高劢为了保护城池,自然是要加固长城,防止敌人袭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