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还细致地标注了流沙区、稳固岩层、最佳行进路线,甚至还有几处可能提供掩护的废墟点。
陈瑜仔细研究着这幅突然变得丰富起来的地图,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划过,放大查看各个细节。
“矿洞距离适中,能量信号明确,还有伴生矿脉虽然有点风险,但值得一试。”他喃喃自语,又切换到东北区域的显示,“垃圾场虽然资源可能更丰富,但距离远,干扰强,未知因素太多.”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移动,权衡着利弊。
最终,他伸手在矿洞位置轻轻一点:“就这里了。距离近,风险可控,作为第一次外出勘探的目标正合适。”
收起全息投影,他开始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的是他的主武器——一门口径骇人的重型等离子焚灭炮。
这件来自铸造世界的杰作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默。
陈瑜尝试激活它的能量回路,只能得到一阵微弱的嗡鸣和系统提示:“能量不足,无法完成等离子体充能。建议等待核心能量恢复至45%以上再尝试。”
这门武器全功率一击足以蒸发大多数威胁,但消耗的能量也足以让他的反应堆读数骤降一截,在现在的能量危机下确实是个奢侈的选择。
取而代之的,他从随身的储物格里取出一把造型粗犷的手枪。
这是一把爆弹手枪,某种程度上算是他在火星时的“业余作品”。
当时纯粹是觉得传统爆弹枪的设计“不够高效”,于是自己动手改进了一番,加入了更先进的后坐力缓冲系统和瞄准组件。
虽然威力和射程比不上那些专用型号,但胜在轻便可靠,而且使用的爆弹是他少数还能小批量自制的弹药。
“还好当时觉得好玩做了这个。”他检查着弹匣,里面装满了他自制的.50口径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