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但随着扫描的深入和穿透波的持续反馈,隐藏在这片死寂荒漠下的秘密开始悄然浮现。

陈瑜的注意力被其中一颗仿制颅骨传回的数据吸引。它负责扫描小镇西北方向一片看似寻常的岩壁区域。地质雷达回波显示,岩壁内部存在一个巨大的人造空腔,结构异常规整,深度远超自然形成的地穴。更令人注意的是,空腔深处检测到极其微弱但稳定的低频率能量信号,并非常见的辐射或地热活动。

几乎同时,另一颗颅骨在小镇东南角的旧污水处理泵站下方,发现了一条被沙土和废弃物几乎完全堵塞的大型通风管道。管道结构坚固,合金材质与地表建筑的廉价材料截然不同,且一路向下延伸,最终指向的方向,与西北岩壁下的那个空腔惊人地吻合。

“地下结构。规模庞大。并非民用级别。”陈瑜调集所有四颗颅骨的资源,对这两处区域进行聚焦扫描。

初步测绘结果显示,地下设施的主体部分位于小镇正下方,深度约五十至一百米,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小镇的地基。而西北岩壁是其主要入口之一,东南的通风管道则是其换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地上的小镇,仿佛一个拙劣的盖子,扣在这隐藏的巨构之上。

“优先清理并探索东南通风管道入口。它更接近主工坊,环境相对可控。”陈瑜对他的“老伙计”——那颗最初的伺服颅骨——下达指令。

伺服颅骨高效地执行了命令。它引导另外两颗仿制颅骨,利用精准的微激光切割和微型冲击钻,了数小时清理了泵站底部的淤积物,露出了锈蚀但依旧坚固的通风井盖。强行破拆后,一条向下倾斜的黑暗通道显露出来,从中涌出带着陈腐机油味和微量放射性尘埃的冰冷空气。

伺服颅骨率先飞入通道,其强大的传感器穿透黑暗,将内部结构实时传回。

通道内壁光滑,材质是高性能复合材料,可见清晰的军用科技鹰徽标志烙印其上。通道一路向下,延伸数百米后,连接到一个更大的空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