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残留物分析……主要是角质蛋白和微量绝缘材料碎屑,符合长期进行精密手动操作的特征。”
陈瑜身后一根机械触手移动到尸体的头部。
“颅骨结构完整,无植入物穿透痕迹。这很有趣,”陈瑜的语调透出一丝极淡的兴致,“在一个普遍依赖植入体增强认知的世界,这个凭借原生大脑达到传说级数据处理能力的个体,其生理结构必然存在特异性。”
他启动了更深层的扫描:“进行颅骨内部结构无损探伤,重点分析前额叶皮层、海马体及胼胝体区域密度与沟回复杂度。”
数据流在投影屏上快速滚动。
片刻后,陈瑜发出一声轻微的、类似气流通过的声响,代表着他注意到了异常。
“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密度超出本地人类基准值百分之三十七,胼胝体神经纤维连接数量与复杂度异常发达,几乎是标准模型的两倍,”他继续分析道,“这解释了他为何能进行超乎常人的多线程逻辑处理和信息整合。
大脑皮层沟回面积也比平均值大百分之十八……一个为处理海量信息而天然优化的生物处理器。”
他的注意力转向尸体的脊柱和四肢。
“脊髓结构未见明显强化改造痕迹,但神经束的粗壮程度异乎寻常。周围神经节点……嗯,存在多处微观层面的适应性增厚,”他观察着数据反馈,“这更像是长期极限使用导致的生理性强化,而非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