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客制化需求(八更)
「很好的切入点。」陈瑜认可道,「专注于少数几个明确的需求方向,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研发风险和时间。『反灵能特化型』和『潜行侦察型』……技术路径是清晰的。」
他操控全息投影,开始在上面进行简单的勾勒和标注,示意如何在这些基础型号上进行改装。
「那幺,关于合作的具体方式,」凯拉斯将话题引向实质阶段,「审判庭希望能够尽快获得一批测试型号,用于实战评估和数据收集。
除了之前提到的三到五台标准型,我们希望能优先获得至少一台『反灵能特化型』的原型机,用于在最关键的任务中进行验证。
相应的,审判庭会提供最详细的实战数据反馈,并愿意承担部分特化型号的额外研发费用。」
陈瑜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光学镜头注视着投影上被标记出的特化型号示意图,内部处理器正在评估着资源调配、技术难点与生产序列。
片刻的沉默后,他给出了一个更为审慎的时间表:「可以。标准型号的原型机,其基础框架和系统整合需要时间,我可以在三个月内准备好首批。
至于『反灵能特化型』的原型机……」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强调其中的复杂性,「这涉及到非标准部件的全新研发、与审判庭提供技术的适配、以及最关键的实际效能与稳定性测试。
这个周期存在较多变量,初步预估需要一到三年,具体取决于技术验证的顺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