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的机械头颅微微颔首,合成音平稳回应:「赞同。逻辑与数学,是构筑现实与知识的唯一可靠框架。」
交流迅速进入实质阶段。
联邦科学家们首先展示了一些他们在高等物理和工程学中广泛应用的前沿数学工具,包括用于描述复杂时空曲率的高阶张量分析、用于模拟量子态迭加和纠缠的特定算符理论,以及优化曲速场计算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他们的展示清晰、严谨,充分展现了联邦在应用数学领域的深厚积累。
陈瑜安静地聆听着,光学镜头跟随着全息投影上快速变换的公式与模型。
当联邦科学家展示完毕,期待着他的回应时,他并未直接评价对方的内容,而是操控着他的一根灵巧的机械触手,接入了会议室的投影系统。
瞬间,一套结构迥异、符号系统更为古老繁复,却又蕴含着某种冰冷美感的数学体系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用于描述亚空间扰动与现实结构相互干涉的偏微分方程组的简化形式,」陈瑜的合成音毫无波澜地开始阐述,「它引入了在贵方数学体系中可能被视为『无意义』或『发散』的虚数维度变量,用以量化亚空间能量对现实宇宙造成的『压力』与『褶皱』。」
他展示的数学工具,其核心在于处理非连续性、高维干涉与因果律弱化的数学模型,这与联邦基于平滑时空和严格因果律的数学体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中一些处理无限概念的方法,以及将「观察者意志」作为变量引入方程的做法,让在场的联邦数学家们都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