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孟长山挑眉道:“孟寅那小子回山了?”

这些日子,他倒是偶尔能收到信,都是孟寅寄回来的,不过那小子早就不在东洲,在北方那座什么玄洲游历,每次来信,都是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和悟出的道理,不过那小家伙让他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一趟出门,居然已经收弟子不少了。

不等他这个做爷爷的去说什么收徒要慎重的事情,孟寅已经在信里说了,弟子都没做过恶事,至于以后要是做了他的学生之后,还要做恶事,那就是他本事不济,会清理门户。

除此之外,学生聪明与否,在学问上有无悟性,其实都不重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罢了。

孟长山别的不说,光是看着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八个字,就忍不住感慨,自己这个孙子,已经要胜过自己了。

“不是那小子的信,是重云山新任掌律,也就是那小子经常提及的朋友,周迟写的。”

孟章把信递给老爹,脸上也有些好奇,想要知道这里面写了些什么。

孟长山拆开看了几眼,然后微微沉默不语。

“爹,这写了些啥?要托您办什么事情?”

孟章有些紧张,只是想着有些事情既然山上的那些修士都办不成,来求自家老爹办的话,那就挺麻烦了。

孟长山摇摇头,“没求人办事。”

信纸上,的确没有半个求字。

通篇都只是说如今东洲这些山上的局势,以及未来有可能的发展。

山上山下,在很多人看来,从来都是两个世界,但实际上,两者从来密不可分,没有所谓的两个世界。

孟章小声说道:“我之前也听说了,那什么百鳄山的修士去了重云山,被周迟杀了,这些日子帝京坊间也有消息传出来,说是那位重云山宗主已经来了帝京,就在太子府里呢。”

这两件事,看起来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孟章觉得肯定有关系。

孟长山不理会他,只是感慨道:“依着我看,周迟要是愿意读书,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大儒。”

孟章啊了一声,有些怪异地问道:“爹,那年轻人这么了不起?”

孟长山点头道:“读书这种事情,从来只有两头,要么就是从小悟性更好,书上的东西一学就会,但这样的读书人,其实就算是学问做得再好,也像是空中楼阁一样,没底。因为很多道理,书上只是个结果,想要知道过程,还是要去跟人打交道,慢慢悟出来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悟性不错,最后只能说是个文坛大家,却成不了大儒的原因,差的就是这口气。”

“另外一头,就是最开始不读书,只是跟人打交道,凭着经验和本心去做人,慢慢摸索出自己一套的行事准则,不过肯定也要有悟性,然后有机会读到那些圣贤书,那就事半功倍了,一边看,一边学,一边想,这样的人,学问扎实,而且还很有可能开辟出了新的学问。”

孟章好奇问道:“爹,那您大孙子,是哪种?”

孟长山笑道:“一样一半吧,傻小子当初读书觉得道理无用,不如拳头大好使,后来有了个拳头之后,其实这才明白,心中要有道理,打人才能打得理所应当。”

孟章喃喃道:“原来这小子现在读书是为了打人的时候有道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