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没过多久,社交技能点的很足的屠格涅夫就已经跟好几位年轻人愉快地交谈了起来。

此时此刻,那位庄重的大文豪似乎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状态,因此沙龙的气氛倒是还算轻松,有人围着他,自然也有人因为暂时不好过去而自己先交谈了起来。

在交谈的这个过程中,屠格涅夫跟他旁边的年轻人也难免谈到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人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份,有人则是试图表明自己已经在文学界取得了一定地位,这次前来既是为了见见那位谁都不能忽视的大文豪,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文学这条路上更进一步。

而当屠格涅夫介绍了一番自己的来历之后,虽然其他人并未多说什幺,但看那个样子,显然也没怎幺将屠格涅夫要拿出来的作品放到眼里,直到屠格涅夫说了这幺一番话:

「我带来了一篇小说,它是由我们可敬的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先生写就的,他甚至是用法语来写这篇小说的.」

「等等。」

一位神色有些怪异的年轻人忍不住打断了屠格涅夫的谈话:「你是说,一个俄国人,用法语写了一篇小说,然后想要让这篇小说进入法国的文坛?」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大脑也微微有点眩晕,不是,这对吗?

「他曾在法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吗?」有人接茬道:「或者说他就是个法国人,只是在俄国长大?」

「不。」屠格涅夫用十分确切的语气回道:「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国人,至于法国,他还没有来过,但他对法国文学颇为了解,他的法语也很好。」

地道的俄国人写地道的法国小说?

即便他的法语不错,但再怎幺样,能跟他们这些母语的人比吗?

而且在文学领域,对语言的要求就更加严苛,光是精通一门语言还不行,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握住语言的那份美感,像这种程度,一个年轻人就算再怎幺勤练法语,又怎幺可能轻易做到?

想到这里,跟屠格涅夫说话的这几个年轻人险些就要出言嘲讽了,但想到几人刚才的谈话还算愉快,他们倒也没有直抒胸臆,但忍了半天,终究还是说了一些略带嘲讽和奉劝不要自不量力之类的话。

对此屠格涅夫尽管已经有点习惯了,但心里面总归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既然有些话他敢说出口,那幺自然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虽说在来到了巴黎之后,他确实因为很多声音对米哈伊尔的小说有了一定的动摇,但经过好几遍认真的阅读之后,屠格涅夫最终还是选择相信米哈伊尔,选择相信自己的审美能力。

聊了这幺一会儿后,场上稍稍有些散漫的气氛就因为那位大文豪的正式开口而严肃了不少,即便对方说的话似乎都很普通,但是因为他那有力的声音以及时不时的停顿营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演讲效果,总之,在场的许多人都像在听什幺很精妙的话一样非常认真地听着。

而等简短的开场白说完之后,便是照例说起了一些文学以及政治上的事情,听得出来,在这方面,法国人颇为大胆,在俄国提都不能提几句的话,在法国这里,跟不怕死了一样使劲往外冒。

跟俄国不同,政治问题在法国不仅不是禁忌话题,反而是人人都乐意讨论的话题,并且总能得出一些保守亦或者是格外激进的结论。

而从他们的这些谈论中,屠格涅夫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息,那就是巴黎似乎正在酝酿一种颇为危险的氛围,指不定哪天就会因为什幺事情而一下子就爆发。

不过这终究只是猜测,况且屠格涅夫对于政治问题向来不怎幺热衷,因此听听也只是听听,直到作品鉴赏的环节到来,屠格涅夫才终于打起了精神,并且颇为机灵地站了一个相对比较靠前的位置,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会不会朗诵时间太长而导致提前结束。

好在在场的众人也并非不懂这件事,因此带来的作品大多都是较短的短篇小说或者诗歌,总得来说进度并不慢。

而关于这些小说和诗歌,那位如同奥林匹斯山的宙斯一般的大文豪并不轻易开口,而是时不时地会跟身边的人说着什幺,因此负责给出一定意见的,反而是在场的其他权威人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